夏季高温作业防暑、防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高温作业防中暑、防火灾 夏季天气高温干燥,连续超负荷地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合理安排和调节作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生产,尽量减少超时加班生产,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给一线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用品 一、夏季高温防暑 何谓中暑 中暑的分级及急救措施 中暑原因 防暑降温小常识 一、何谓中暑 根据GBZ41-200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何谓中暑 中暑分级 单击添加 重度中暑 单击添加 轻度中暑 中暑先兆 中暑的分级及急救措施 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并予以密切观察。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 中暑先兆 中暑原因 Page  7 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体温升高至38.5℃以上,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 轻度中暑 重症中暑 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1)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快通风处; (2)脱去或解松衣服,使患者平卧休息; (3)给患者喝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 (4)用凉水或酒精擦身; (5)若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将病人送往医院并通知车 间主管领导。 出现中暑后急救措施: 如何吃? 如何喝? 如何穿? 如何住? 防暑降温小常识 夏季防暑降温知识介绍 中暑:民间也叫“发痧”是指由于高温或引起高热的疾病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症。 中暑的原因: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是大地温度再度升高,是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家族中、人群拥挤集中,产热集中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至0.7﹪-1﹪ ,使人的嗅觉器官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低下导致中暑发生。 中暑先兆及症状:根据中暑情况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 高温 防暑 高温防暑 35℃-是关系安全生产和人们健康的一个具有指 标性意义的温度,是高温和中暑的预警温度。 据专家介绍,人的体温通常维持在37℃左右,而皮肤在正常情况下为33℃。这4℃之差,使得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向皮肤传送,然后再经过皮肤的辐射、蒸发和空气对流将热量传送到体外。因此,环境温度要低于33℃,人体才会感到舒适。   如果气温超过33℃,人体便会产生炎热的感觉,这时人体的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出汗来散发体内蓄积的热量。当气温达35℃时,皮肤的血管开始扩张,心跳开始加快,血液循环也随之加速,导致皮肤的血流量增加好几倍,以增加体表的散热量。此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当气温达35℃以上时,心脏泵血量会增加50%至70%。 35℃! 中暑预警线 每年一到高温天气,也就进入了“空调病”的高发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会有所增多。天坛医院急诊科的于东明主任提醒市民,天气炎热不仅要防中暑,更要注意别患上空调综合症。     为预防“空调病”的发生,专家建议一定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至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室温最好定在25至27℃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另外,有空调的房间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办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风直吹处。 高温防暑     从各大医院了解到,由于最近的高温天气,医院里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数量急剧增多,平均每天约有20多例。   据内科急诊的医生介绍,每到高温天气,都是老年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