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四) 梦想光明的两位民国“圣人”.docVIP

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四) 梦想光明的两位民国“圣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用心 爱心 专心 梦想光明的两位民国“圣人”   梦想光明的两位民国“圣人”胡适生前就被视为圣人。   台大毕业的陈之蕃梦想赴美留学,但连买机票的钱都没有,胡适知道后,立即从美国给他寄来支票,圆了他的留学梦。陈之蕃后来在美钻研物理学,成为大家。经济条件有了转机后,陈把支票寄还给了胡适,胡适给他写了封回信。 之蕃兄:   谢谢你的信和支票。   其实你不应该这样急于还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因为我知道我借出的钱总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的。   陈之蕃接到此信后大为感动,说:“这是胡先生给我的最短的一封信,却是使我最感动的一封信,如同乍登千仞之冈,你要振衣;忽临万里之流,你要濯足。在这样一位圣者的面前,我自然而然地感到自己的污浊。他借出的钱,从来不盼望收回,原因是:永远有利息在人间……我每读此信时,并不落泪,而是自己想洗个澡。我感觉自己污浊,因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澄明的见解与这样广阔的心胸。”   在秘书胡颂平眼中,胡适也同样让人高山仰止。在胡适身边工作一年多后,有一次胡颂平不觉对胡适说:“我读《论语》,在先生身上得到了验证。”胡适听了这话,不觉一愣,然后慢慢说:“这大概是我多读《论语》的影响。”   不过在胡适眼中,有一位朋友比他更有资格当圣人,此人即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高梦旦。   胡适曾说:“凡受过这个世界的新文化的震撼最大的人物,他们的人格,都可以上比一切时代的圣贤,不但没有愧色,还往往超越前人。”胡适认为以下九人,其人格可以上比圣贤,名列第一的即为高梦旦,其余几位依次为:张元济、蔡元培、吴稚晖、张伯苓、周诒春、李四光、翁文灏、姜蒋佐。   胡适熟读《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旧小说,文章中常常引用小说中的故事做譬喻,“取其人人能解,人人能大笑”。高梦旦对旧小说很生疏,不能领会胡适的用意,而高梦旦的九兄因为熟读旧小说,对胡适所写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读到过瘾处,忍不住给弟弟写信夸奖胡适。   在信中,九兄夸胡适的文章梁任公之后数第一:文笔纵横,一往无敌,威武不屈,胆略过人。九兄给胡适取了个称号“龙胆公”–“取赵子龙一身都是胆之意”。   九兄还告诉高梦旦,他已向二侄、三侄推荐了胡适的文章,并以充满惋惜的口吻对三侄说:“惜尔腹笥太俭,苟稍富有,当托十一叔(指高梦旦)为尔介绍于胡先生之门,以长尔学识。人贵自立,好为之,未晚也。”   高梦旦把这封信转给胡适,说:“吾家有最守旧之老兄,忽然大恭维起胡先生。兹寄奉,以博一笑。”   胡适回信表达了他对高梦旦九兄的感谢,至于教导高家晚辈,胡适认为自己没这个资格:“至于九令兄原信末段所说,我读了几乎汗下。君家自有圣人,何假外求。”   这里提及的“圣人”,就是高梦旦。   胡适留美归来在北大做教授时,求才若渴的高梦旦数次劝胡适辞去北大教职,出任商务印书馆编辑部主任。他对胡适说:“我们那边缺少一双眼睛,我们盼望你来做我们的眼睛。”   高梦旦为何要让贤于胡适?在一封信中,他透露了缘由:   “弟生平不作白话文,而对于白话文并不反对,盖知非此不能普及也……此间编辑教科用书,本以普及教育为职志,故不能不注重白话文,以期养成多数国民之智识,而弟既不能白话文,势不足应时势之需要,颇思求可自代者。有人盛称胡氏之为人,初不敢过信,因与之往返,委托其校阅稿件,相知既久,相信较深,颇欲招致来沪,引以自代。”   尽管胡适知道“得着一个商务印书馆,比得着什么学校更重要”,但他一则自认资历浅,另外,他也不愿放弃北大的教职。那时的胡适钟情学术,想在哲学研究方面做一番事业,只能一再谢绝高梦旦的好意。高梦旦不死心,就请胡适暑假期间去上海商务印书馆“玩三个月,做我们的客人”,顺便为印书馆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一九二一年七月,胡适冒着酷暑,从北京赶至上海。   高梦旦请胡适来当然不是“玩玩”而已,而是请这位因提倡白话文而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商务印书馆调研考察、指导工作。那段时间,胡适和高梦旦朝夕相处,倾心交谈:“高先生每天都把编译所各部分的工作指示给我看,把所中的同事介绍和我谈话。每天他家中送饭来,我若没有外面的约会,总是和他同吃午饭。”   暑假结束,胡适要回北京授课。商务印书馆给胡适一千元钱作为暑期工作的报酬,胡适只收下五百元,他说:“五百元够这一个半月的花费了。我并不想做短工得钱。我不过一时高兴来看看,使我知道商务的内容,增长一点见识,那就是我的酬报了。”   高梦旦六十岁生日时,胡适作了一首小诗祝贺:   很小的问题,可以立时办到。   圣人立言救世,话不多不少。   一生梦想大光明,六十不知老。   这样新鲜世界,多活几年好。   从这首小诗可看出,胡适与高梦旦志同道合,趣味相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b823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