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资料.docVIP

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建议书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 项目建议书 建设单位:乡城县水务局 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九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三、建设规模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五、结论 工程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 (二)设单位和负责人 建设单位:乡城县水务局 法人代表:丁真 (三)项目概况: 乡城县香巴拉镇冷龙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位于乡城县冷龙沟流域,上起磨房沟,止于巨美沟与冷龙沟的汇合处,总长9.5km,其中冷龙沟8.0km,巨美沟1.5km。 本小流域以经果林种植和封禁治理为主,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114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林草覆盖率提高,无毁林开荒现象,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 二、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盆地西南部,横断山脉中北段、金沙江东岸地区。地跨东经99°22′~101°04′,北纬28°34′~29°39′。东与稻城县相邻,南与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接壤,西与巴塘县、得荣县毗邻,北同理塘县相连,属川云两省交界的一个边远山区县。全县总幅员面积5007km2,县境内最高海拔5336m,最低海拔2400m,县城驻地香巴拉镇海拔2865m。 乡城县历史悠久,辖12个乡(镇)8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是以藏汉两种民族为主的杂居地区,其中藏族占了95%,幅员面积5007km2。耕地面积约3.50万亩,人均耕地1.20亩。 冷龙沟属金沙江三级支流、硕曲河二级支流,并在县城桑披镇汇合,流域中分布着4个自然村和65个企事业单位,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目前的该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基础设施极为薄弱,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致使生产建设仍然保持着落后的粗放经营方式,先进科学的生产力得不到应用,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导致流域内的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极为低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为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一定隐患。流域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产生的大量固体物质直接汇入河床,使河床逐年抬高,导致汛期行洪困难,对本已十分薄弱的基础设施产生更大的破坏。冷龙沟属长江流域,又从县城穿城而过,从其所处地理位置来讲,更需要加以保护治理。因此加快对冷龙沟水土流失的治理,将会对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县即将开发的巴姆山景区就在本流域内)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以及当地群众对治理的要求也极为迫切。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 乡城县冷龙沟流域自然气候条件较好,适合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政府有决心完成对项目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广大群众要求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的愿望相当强烈。前期规划过程中,每个乡(镇)、村都作了书面申请与投劳承诺,很多农户建言献策,积极性非常高,对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表现出巨大的热忱和希望。 通过山水田林路园综合治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增强农业生产后劲,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提升。依托项目,最大限度减轻水土流失,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流域永久性支柱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从温饱型向小康型顺利迈进。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可行的。 三、建设规模 本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114km2。治理以工程、林草措施为主,对轻度侵蚀及部分林草覆盖较好的区域进行封禁管护。其具体规模为人工造林270.8hm2(其中水土保持林46.5?hm2,经济林224.3?hm2),人工种草270.8?hm2,封禁管护和保土耕作措施1640.6?hm2;工程措施包括拦砂坝1座,蓄水池9口,谷坊10座,沉沙凼9个,排灌沟渠7.54km,共计建设用地10.8亩。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1671.64万元 资金筹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671.64万元 五、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文档评论(0)

my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