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站坪宜设在平道上。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1‰的坡道上。特殊困难条件下,有充分技术经济依据时,会让站、越行站可设置在不大于6‰的坡道上,但不应连续设置。 咽喉区的正线坡度,宜于站坪坡度相同。特殊困难条件下,可将咽喉区设置在限制坡度减2‰的坡道上,但区段站、客运站和中间站、会让站、越行站咽喉区的正线坡度分别不大于2.5‰和10‰。 咽喉区外的个别道岔和渡线可设在不大于限制坡度的坡道上。 旅客乘降所应设在能保证旅客列车起动且大于8‰的坡道上。在特殊困难条件下,有充分技术经济依据时,可设在大于8‰的坡道上。 3.5.3 站坪的线路纵断面 3.5.4 站坪两端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 1. 竖曲线和缓和曲线不应伸入站坪 图 3-36 站坪两端平纵断面图 地形条件允许时,站坪尽可能设在两端坡度较缓、升高不大的凸形纵断面顶部,以利于列车进站减速和出站加速。 2. 进站起动缓坡 限制坡度≤6‰的内燃牵引线路,编组站、区段站和接轨站进站信号机前的线路坡度,不能保证货物列车顺利起动时,应设置起动缓坡。其他车站除地形困难外,也宜设置起动缓坡。 3. 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 例【2-3】:新建Ⅰ级电力牵引铁路,远期到发线长1050m,站坪长度为LZ=1450m,限制坡度为 ix=6‰,近期货物列车长LL=800m,找出下面纵断面设计中的错误? 错误①:竖岔重叠 远期到发线长1050m,LZ=1450m,ix=6‰,LL=800m 错误①:竖岔重叠 错误②:坡度值不规范 错误③:坡度差超限 错误④:坡段长度不够 错误⑤:竖缓重叠 取 i=4.2‰ 错误⑥:超限坡 取 i=5.1‰ 错误⑦:超限坡 错误⑧:坡段长度不规范 线路平面图,是在绘有初测导线和经纬距的大比例带状地形图上,设计出线路平面和标出有关资料的平面图。 §3.6 线路平面图和详细纵断面图 线路平面图和纵断面图是铁路设计的基本文件。在各个设计阶段都要编制要求不同、用途不同的各种平纵面图,其比例尺、项目内容和详细程度均不相同。 各种平纵面图都有标准的格式和要求,设计时,可参照铁道部通图。 3.6.1 线路平面图 其标注内容主要有:线路里程和百米标、曲线要素及其起终点里程、线路上各主要建筑物、初测导线和水准基点。 详细纵断面图,横向表示线路的长度,竖向表示高程。 1.线路资料和数据 该部分内容标注在图的下方。自下而上的顺序为:连续里程、线路平面、百米标与加标、地面高程、设计坡度、路肩设计高程、工程地质特征。 2.纵断面示意图 此内容绘于图的上方,表示线路纵断面概貌和沿线建筑物特征。细线表示地面线、粗线表示路肩高程线。 3.6.2 详细纵断面图 作业: 1.什么是限制坡度,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 2.纵断面设计时,坡段长度什么情况下可以缩短至200米 。 3.缓和曲线和竖曲线二者为什么不能重合 。 4.竖曲线的设置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Ⅰ级铁路某变坡点坡度代数差为10‰,V=160kmh,距该点最近曲线的缓和曲线长为200m,问变坡点至ZY点的距离最小为多少?(画图说明) 作业: 5.电力牵引,ix=9‰,近期货物列车长600m,隧道长1500m,βs=0.9,平面如图,要求用足坡度上坡设计,试设计纵断面(写出详细设计步骤)。 铁路选线设计-03教材 谢谢 * * 例【2-1】设计线为电力牵引,限制坡度为12‰,近期货物列车长度600m,该地段需用足限坡上坡,根据线路平面设计其纵断面。 (1)将长度不小于200m的直线段,设计成一个坡段,坡长为300m,坡度不减缓,取限制坡度12‰ ; (2)将长度大于 LL 的圆曲线,设计为一个坡段,坡段长度取850m,设计坡度为: 取11.0‰ (3)将长度不小于200m的直线段,设计成一个坡段,坡长为450m,坡度不减缓,取限制坡度12‰ ; (4)将长度小于 LL 的圆曲线,设计为一个坡段,坡段长度取300m,设计坡度为: 取11.0‰ (5)将长度不小于200m的直线段,设计成一个坡段,坡长为500m,坡度不减缓,取限制坡度12‰ ; (6)将长度小于 LL 的圆曲线③④和中间小于200m的直线段一并考虑,分开折减,坡段长度分别取300m、250m,设计坡度分别为: 取11.4‰ 取11.1‰ (7)将第(6)步进行合并折减,坡段长度取550m,设计坡度为: 取11.3‰ (8)将第①曲线分成两个坡段,坡段长度分别取700m、450m,设计坡度分别为: 取11.3‰ 取11.0‰ (9)将第①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