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皇穹宇位于由圆形围墙围合而成的小院内,是一座单檐攒尖顶的圆形殿宇,内供“昊天上帝”神版,东西配殿内供从祀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神牌。 【特别提示】 古人认为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而数字“9”是阳数中的最大数,被视为“极阳数”和最吉祥的数。在古人的心中,数字“9”具有上天、天道、至大、最高、至尊等含义。圜丘是祭祀上天的,营造中就要用阳数和极阳数,于是明清圜丘坛就成了表达古人此思想的一个物质载体。 祈年殿建筑组群 祈年殿是正月上辛日皇帝举行祈谷礼的地方。 由祈年门、祈年殿、配殿和北部的皇乾殿及外部围墙等组成。 祈年殿,原为明永乐天地坛大祀殿,嘉靖年间(1545年)改建成平面为圆形的三重檐攒尖顶殿宇。 北京天坛祈年殿建筑组群平面 祈年殿位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上,整个建筑轮廓线层层上收,形体纯净、端庄、崇高、肃穆,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 祈年殿充分运用了象征设计手法,以圆形象天;以蓝琉璃瓦象征蓝天;殿内28根金丝楠木大柱,最内4根龙井柱象征一年4季,中圈12根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圈12根柱象征12时辰,中、外两圈柱之和为24,象征24节气,共28柱象征周天28星宿,与上层的8根铜柱之和为36象征三十六天罡。 祈年殿 3北京社稷坛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社是土神,稷是谷神,是中国古代的原始自然崇拜之物。 社稷坛位于紫禁城外南面御道的西侧,合乎“左祖右社”的都城布局形制。 主要建筑是两座面阔五间的殿(戟门、拜殿)和一座方形的坛。 北京社稷坛平面图示意 社稷坛采用了象征设计思想:总平面正门设在北部,象征社属阴;祭坛3层,坛外设壝墙一周,壝墙四面各设一门,坛面依五行方位铺成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中黄之五色土,四面壝墙上据方位再分别施以与坛面上各方相同的颜色,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社稷坛 4北京太庙 明清北京太庙,创始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位于紫禁城前面东侧,与西侧的社稷坛共同构成“左祖右社”的布局方式。 总平面为矩形,由两重墙垣围合。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外垣南门、单孔白石桥、内垣正门(戟门)、正殿、寝殿、祧庙。轴线两侧分设前、中、后配殿。还有神库、神橱、井亭等附属建筑。 北京太庙平面图 1.庙门 2. 神厨神库3.井亭 4. 戟门5.前配殿 6.正殿7. 中配殿8.寝殿 9. 后配殿10. 祧庙11.后门 北京太庙正殿立面图(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测绘) 正殿原为9间,乾隆时改为11间,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殿内明间与左右次间用金箔满贴柱梁、斗拱、天花。是祭祀先祖列帝的祭殿。 北京太庙正殿 寝殿面阔9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是供奉历代帝后神位之处。 后殿又称祧庙,面阔9间,单檐庑殿顶,是供奉远祖神位之所,自成院落。 整个太庙建筑群,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加上层层浓密的松柏林覆盖,在空间意境上取得了祭祀建筑所需要的宁静、肃穆、庄重的氛围。 曲阜孔庙平面图 l.牌坊 2.圣时门 3.弘道门 4.大中门 5.同文门 6. 角楼7.侧门 8.斋宿所 9.明碑亭10.奎文阁11.金碑阁 12.元碑亭 13.大成门 14.杏坛 15.大成殿 16.寝殿 17.两庑 18.诗礼堂 19.家庙20.神厨 21.金丝堂 22.启圣殿 23.焚帛所 24 后土祠 25.钟楼 25.鼓楼 5曲阜孔庙 曲阜孔庙是中国古代先贤祠庙建筑的典范。 空间布局艺术——沿南北主轴线前后布置九进院落,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前三进院落是引导性空间,院中翠柏浓荫蔽日,创造出宁静幽深的环境气氛;从第四进院落起为孔庙的主体部分,四面院墙围合,四隅建角楼,从南向北依次过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大成门之间的连续过渡空间,最终到达空间序列的高潮——大成殿,其后设寝殿。 奎文阁 孔庙中的藏书楼,建于明代。面阔7间、进深5间,外观二层三檐,黄瓦歇山顶。 杏坛 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地方。金代在坛上建屋,后改为重檐十字脊方亭,四面悬山,黄瓦朱栏,雕梁画栋,精美华丽。 杏坛平面图 奎文阁立面图 大成殿和寝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面阔9间、进深5间,高24.8米、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屋身绕回廊,廊柱均为雕龙石柱,前廊10根为深浮雕双龙对舞石柱。供奉着孔子和孔门诸贤的塑像。 寝殿面阔7间、进深4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殿。供奉孔子夫人。 大成殿前檐龙柱 本 讲 小 结 本讲概括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礼制建筑的发展简况;简要讲解了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按祭祀对象不同所进行的分类情况;详细介绍了明清北京天坛的总布局情况,分析了圜丘的设计思想、祈年殿的设计思想、社稷坛的设计思想;简要介绍了明清北京太庙的空间布局情况、曲阜孔庙的空间布局情况,并简要分析了太庙和曲阜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