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聚物的电学性能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改善导电高聚物的加工性能? 把乙炔与具有柔性链结构的高聚物共聚以改善导电高聚物的加工性能 如,乙炔与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和聚苯乙烯进行嵌段共聚或接枝共聚,共聚物变成可溶,因此可以采用溶液加工,而其导电性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对于有些高聚物,则可以采用先加工成型、后热裂解获得共轭结构的方法,这也是一种解决导电高聚物加工困难的办法之一。 取向的聚丙烯腈纤维 Δ -H2 10Ω-1·m-1 碳纤维 105Ω-1·m-1 电荷转移复合物和自由基-离子化合物 : + A 聚2-乙烯基吡啶-TCNQ: 1Ω-1·m-1 四氰代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 金属螯合型聚合物(metallocene polymer) : 聚酞菁铜: 5Ω-1·m-1 高聚物导电性的其他影响因素 对于电子电导: 分子量增加,相对于延长了电子的分子内通道; 结晶后由于链节的紧密堆砌,有利于电子传递; 交联结构的形成在分子间提供了电子传递的通道,这些都会使得电导率提高。 对于离子电导: 分子量增加、结晶以及交联,都是使得自由体积减小,离子迁移率降低,电导率减小。 杂质 绝缘高聚物,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等,载流子主要来自于杂质;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以绝缘高聚物为基体,通过各种复合方式与炭黑、金属细粉、石墨、碳纤维或抗静电剂等填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7.3.3 高聚物的静电现象以及抗静电方法 任何两个固体,在接触或相互摩擦时,只要内部结构中电荷载体的能量分布不同,在它们表面发生电荷再分配,当它们重新分开时,在各自表面就带有比接触或摩擦前过量的正或负电荷,这种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与两种物质功函数之差相关。 所谓功函数就是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吸引作用而从物质表面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 功函数不同的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电子从功函数小的一方向功函数大的一方转移,因此,功函数大的带负电荷,功函数小的带正电荷。 消除静电的几种可能的方法 : 降低表面电阻率(提高空气湿度、表面涂抗静电剂) 降低体积电阻率(添加炭黑、金属细粉、石墨、碳纤维等导电性填料 ) 尖端放电或辐射使气体电离的方法 注意: 介电系数、介电损耗随温度、电场频率的变化 模量、力学损耗随温度、外力作用频率的变化 大小不同运动单元的运动 测定高聚物的介电松弛行为和力学松弛行为都是研究高分子运动的有效手段。 T tanδ E E lg E lg E tanδ 高聚物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力学损耗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 比较: Debye介电色散图 影响高聚物介质损耗的几个主要因素: 凡是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体系黏度的因素都会影响介电损耗。 (如,增塑剂加入后,介电损耗峰移向低温 ) (4)其他因素 7.2.3 高分子驻极体与热释电流法 热释电流法(Thermally Stimulated Discharge Current,简称TSC) TSC法属于介电去极化法,先采用强电场使高聚物极化,把高聚物制备成驻极体(electret),然后再升温,使极化电荷释放出来,即去极化,记录去极化电流随温度的变化,得到去极化电流谱(dielectric depolarization spectroscopy),又称为热释电流谱或热刺激电流谱。 介电去极化法(TSC)示意图 热释电流谱 高聚物 升温 去极化 驻极体 极化 高分子驻极体的制备示意图 高聚物 施加电场 迅速降温 撤去电场 冻结极化电荷 极化 驻极体 0 I T 分步去极化(低频测试)示意图 7.2.4 高分子压电材料 将高聚物置于两电极之间,在机械力作用下,高聚物因产生形变而极化的现象称为压电性(压电效应, piezoelectricity); 反之,在高聚物上施加电场,高聚物发生变形,这一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物质的压电性是在1880年由居里在石英晶体研究中首次发现的。 一直到1969年,聚合物的压电性才由日本学者在对聚偏氟乙烯的研究中观察到,并且聚偏氟乙烯的压电性要比石英晶体的强上3~5倍。 利用高聚物的压电性 制成电声转换器,如话筒、耳机等 也可以制造报警器等传感器件 利用潮水的涨落对压电薄膜施加压力可产生大量电能,这是利用压电材料进行海浪发电的研究,并正在向实用性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能源逐渐成为可能。 7.3 高聚物半导电体和导电体 7.3.1 高聚物导电性的表征 绝缘体 10-18~10-6Ω-1·m-1 半导体 10-6~106Ω-1·m-1 导体 106~108Ω-1·m-1 超导体 108Ω-1·m-1 实际上,这种分类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