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比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各县自然地理与经济条件概括 1.1、夏邑县: 1.1.1、夏邑县自然地理位置: 夏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平原区,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全县土地总面积1485.7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5°52′-116°28′,北纬33°50′-34°25′之间。 县域地势开阔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4.1℃,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邑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5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2.37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埋藏浅,水质良好,易于开发利用。夏邑县位于永夏煤田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目前夏邑县的煤炭探查储量为3亿吨,为未来煤、电一体化产业的崛起提供了资源保障。 1.1.2、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辖24个乡镇,723个行政村。2005年全县总人口112.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62万人,农村人口88.03万人,城镇化率为21.86%。 夏邑县有“铸造之乡”的美誉,是“中国食用菌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基地,是全国四大石棉生产基地之一。所以夏邑县是以食品加工、打火机生产、石棉生产、铸造机械为龙头的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7.48亿元。 1.2、平江县: 1.2.1平江县自然地理:平江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3°10′13〞-114°09′06〞、北纬28°25′33〞-29°06′28〞之间,土地总面积411806.18公顷,辖27个乡、镇,778个村。 1.2.2平江县经济条件:平江县区位优势突出。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交通便捷,是多个高等级公路的回合处。京港澳高速、106国道、省道308、省道207等高等级公路和汨罗江纵横交错,京广铁路伴境而过,已成功融入长沙、岳阳一小时经济圈。随着平汝高速、平益高速、南新高速、岳吉铁路、岳九铁路、平益城际铁路、国道106、省道308等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把平江县打造成为产业发达、文化繁荣、设施完善、交通便捷、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旅游生态名县”。 2005年末,平江县总人口101.8万,城镇化率22.00%,全县生产总值51.6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075元。目前,全县已形成了食品加工、矿产建材、机电轻工、旅游生态四大支柱产业。 1.3绍兴县 1.3.1绍兴县自然地理位置:绍兴县处于东经120°16′45~120°46′30,北纬29°41′55~30°14′45,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浙江两大中心城市杭州、宁波之间。地域面积1202.21平方公里,东西宽47.28公里,南北长60.53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1.3.2绍兴县经济条件:绍兴县为“中国轻纺城”所在地;2005年全县总户籍人口704700人,国内生产总值为39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5398元。 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 2.1、夏邑县 2.1.1夏邑县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48569.83公顷,其中:农用地119278.39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0.28%;建设用地24687.38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62%;未利用地4604.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0%。 全县农用地119278.39公顷。其中:耕地占农用地面积的84.91%;园地占农用地面积的2.89%;林地占农用地面积的6.77%;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面积的5.43%。 全县建设用地24687.38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92.00%;交通水利用地占建设用地的7.02%;其他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的0.98%。 未利用地中水域947.99公顷。其中:河流水面占未利用地的20.59%;滩涂沼泽占未利用地的40.91%;自然保留地占未利用地的38.50%。 2.1.2夏邑县土地利用特点: 1、耕地比重大:夏邑县为平原农业区,土地垦殖率高,耕地比重大,占土地总面积的68.17%,适宜规模化耕作。 2、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较节约:2005年全县城镇人口24.62万人,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4050.81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64.53平方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3042.35,人均城镇用地123.57平方米。 3、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2005年全县农村人口88.03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8661.65公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11.99平方米,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严重,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大。 4、林地所占比重大:全县林地面积8074.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3%,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抽样统计,约86.50%以上的林地为围村林,相当于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43.27%,而且主要分布于农田区。 5、耕地后备资源短缺:全县未利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10%。其中:河流水面占未利用地的20.59%;滩涂沼泽占未利用地的40.91%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