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矿山粉尘的基本概念 煤矿粉尘: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固体物质细微颗粒的总称。 影响粉尘产生的因素:采掘机械化和开采强度、采煤方法和截割参数、作业地点的通风状况、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 粉尘分散度:直径小于7.1 μm(5 μm称为呼吸性粉尘)的尘粒,尤其是小于2μm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有害粉尘。《规程》规定粉尘分散度,每半年测定1次。 (二)矿山粉尘的危害性 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矿山粉尘爆炸的条件 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首要条件); 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大于650℃; 氧浓度,含氧量大于17%。 (四)防尘种类及使用条件 采煤工作面防尘: 煤层注水; 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机构; 喷雾降尘。 炮掘工作面: 打眼防尘:风钻湿式凿岩、干式凿岩捕尘、煤电钻湿式打眼。 爆破防尘:水炮泥、爆破喷雾、水幕净化、放炮前后冲洗岩帮或煤帮。 (四)防尘种类及使用条件 机掘工作面通风除尘 通风系统形式:长压短抽、长抽、长抽短压。 锚喷支护防尘 配制潮料向喷射机上料、双水环加水、加接异径葫芦管、低压近喷、水幕净化和通风除尘。 运输、转载防尘 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措施包括湿式钻眼、冲刷井壁巷帮、使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措施。 (五)煤尘爆炸性评价 煤尘爆炸性评价方法 煤尘爆炸指数:煤的可燃挥发分; 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 一种是在大型煤尘爆炸试验巷道中进行,一般作为标准鉴定用; 另一种是在实验室内使用大管状煤尘爆炸性鉴定仪进行,目前多采用这种方法。 (六)防止粉尘爆炸的措施 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防止煤尘积聚的措施; 杜绝火源; 隔爆措施。 防止煤尘爆炸传播技术 被动式隔爆技术:岩粉棚(距爆源60—300 m)、水槽棚和水袋棚(距爆源60—200 m)。 自动隔爆技术:传感器、控制器和喷洒装置是自动隔爆装置的三大组成部分。 九、煤矿设备事故防治技术 了解矿井供电及电压等级的基本要求; 了解井下设备的类型及其选用规定; 熟悉煤矿井下电气网络的三大保护; 掌握煤矿井下提升、运输主要事故及防治技术。 (一)矿井供电及电压等级 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1、高压,不超过10kV; 2、低压,不超过1140 V ; 3、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 4、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5、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 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二)井下设备的类型及其选用规定 分类:Ⅰ类用于煤矿,Ⅱ类用于非煤矿;外壳有 Ex 标志; 防爆型式及代号 防爆型式 代号 防爆型式 代号 防爆型式 代号 防爆型式 代号 隔爆型 d 充砂型 q 正压型 p 气密型 h 增安型 e 浇封型 m 充油型 o 特殊型 s 本质安全型 i 无火花型 n ? ? ? ? (二)井下设备的类型及其选用规定 煤矿常用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 说明 标志 说明 标志 矿用隔爆型 ExdⅠ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 Exd [ib]Ⅰ或Exd [ia]Ⅰ 矿用本质安全型 ExibⅠ或ExiaⅠ 矿用增安型 ExeⅠ 矿用增安兼本安型 Exe [ib]Ⅰ ? ? (三)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过流保护 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过流保护,通常称为煤矿井下电气网络的三大保护。 保护接地:将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绝缘材料损坏后或其他情况下可能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用导线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起来的一种保护接线方式。 漏电保护:电网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或发出信号的功能。 过流保护:当电流超过设定电流时候,设备自动断电,以保护设备。 (四)煤矿提升、运输主要事故 斜巷提升运输事故:车辆挤人、撞人事故、钢丝绳伤人事故、车辆脱轨事故、跑车事故、人行车运行伤人事故、索车运行伤人事故。 平巷运输事故:车辆挤人、撞人事故、车辆脱轨事故、人行车运行伤人事故、架空线触电事故、机车追尾、碰头事故。 立井提升运输事故:断绳、坠罐、坠物事故;卡罐、蹾罐事故;挤人事故。 (五)煤矿提升、运输事故防治技术 1、建立斜井运输管理制度(设一坡三挡、“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等); 2、建立提升运输安全管理制度(持证上岗); 3、建立井上下提升运输信号工管理制度; 4、建立人力推车及停放车安全管理制度; 5、建立钢丝绳检查、更换管理制度; 6、建立小绞车管理制度; 7、严格执行三大

文档评论(0)

138****88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6204111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