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4-4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通过探究了解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加工处理图片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大自然中二氧化碳循环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制取。 难点:二氧化碳的制取(药品、原理、装置、收集方法、验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引导学生观察、研究身边常见的物质——二氧化碳,帮助学生了解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在确定实验装置的过程中以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量,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知识的认识,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并学会实验室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的设计,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本届学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后的第三届初三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培养,他们已适应探究式学习方式,有了初步的问题意识。他们已很难接受机械、呆板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习的兴趣,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他们乐于接受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生动、活泼、充实、深刻的课堂内容是他们所盼望的。 在知识基础上,二氧化碳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但学生还不能系统地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对环境的影响,应引导学生从对课本中两个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入手,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去系统地认识二氧化碳。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一种气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应当从已有知识出发,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进而形成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思路。 实验用品: 小试管3支、锥形瓶(配套带导管和长颈漏斗的橡胶塞)、试管架、集气瓶、玻璃片、药匙 火柴、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流程设计: 二氧化碳的循环: 媒体信息引入课题→阅读图片创设情景→学生讨论教师指导→交流评价得出结论 (预习展示) (感悟导入Ⅰ) (合作探究Ⅰ) 二氧化碳的制取: 温故知新→猜想假设→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回顾反思→实践与应用→课外探究 (感悟导入Ⅱ) (合作探究Ⅱ) (巩固训练) (测试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我们知道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以后都会产生相同的一种气体二氧化碳,首先让我们观看一个关于大自然中二氧化碳的一个短片。 播放“温室效应”录象。 预习展示Ⅰ: 1、短片中介绍了什么内容? 2、结合预习的知识,你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碳性质吗? 3、你还想了解与学习二氧化碳的哪些知识呢? 感悟导入Ⅰ: 学生回答后,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代表性,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步入二氧化碳的探究旅程。 创设情景,学生观看短片,引发学生积极分析、思考,并结合课前的预习勇于展示预习的成果并大胆提出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同时,播放录象,给予学生直观的信息,在展示预习成果的同时引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同时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新课题,更加的自然流畅。 [板书]第四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合作探究Ⅰ—创设问题情境: 阅读图片 [讲述] 科学家在美国夏威夷的莫那罗亚山顶设置了高精度的气体分析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连续测量,为研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请同学们看书106页的图,图中描述的是1958-1994年期间的测量结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曲线的形状和走势,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合作探究: (1)同一年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的?是不是每年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不同的年度,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图像分析能力。 评价点拨:从同学刚才的回答我知道了大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知识功底,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总结得很全面,导致变化的原因分析得很准确。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自己的收获。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阅读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看书107页图二氧化碳的生成与消耗,图中数据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相对量。 合作探究: 是什么原因导致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 引导学生分析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图像分析能力。 评价点拨:是人为因素造成大气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