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课题
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
——巴赫.
新授课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初步知道“巴洛克音乐”、“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基本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了解宗教复调音乐巅峰时期的音乐文化。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巴洛克音乐——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
(1)欣赏复调音乐大师巴赫的代表作《马太受难曲》;
(2)通过音乐加深对巴赫的认识。
教学难点
了解音乐隐含的精神实质,了解宗教复调音乐巅峰时期的音乐文化。
教学方法:
讲述法、欣赏法。
教 学 过 程
学法指导
一、巴洛克音乐:
人们通常将1600年至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时间,称作西方专业音乐发展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科学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基督教十分兴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当时的造型艺术有相似之处,都具有一种宏伟壮观、充满活力的风格气质。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
二、作曲家与作品介绍
1、巴赫:(1685-1750)晚期巴洛克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音乐时期的终结。
被称为“音乐之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生于法国。
a 史上最“强’的音乐家族
b 一生与“贫困“为伍
c 最虔诚的宗教徒
d 最广博深刻的音乐家
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帕蒂塔》、大提琴和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意大利协奏曲》等等。
2、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马太受难曲》
作品简介
这部作品是巴赫音乐从埋葬走向复活的转折点。尽管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颠峰人物,艺术史上的巨人。但他的才华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喜爱。并且他逝世后,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字都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他逝世百年之后,在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马太受难曲》在莱比锡获得了公演,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的巴赫音乐。因此《马太受难曲》不仅象征着巴赫音乐的复活同时更预示着巴赫信念和理想的复活。
巴赫的作品《马太受难曲》,这部作品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和“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它是以福音书中记载的主耶稣受难的全过程为内容。
〈1〉《马太受难曲》全曲对耶稣受难的细节进行了深刻的描绘。是受难曲创作的巅峰,后世很少有重要的受难曲问世。
〈2〉这部作品阵容强大,气势恢弘。这也是巴赫精益求精的结果
〈3〉这部作品反映的是耶稣为了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用音乐恰倒好处地诠释生命的意义。立意深刻 聆听后很多人都能感受到天与心的交流,人与神的交流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马太受难曲》创作背景: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取材于《圣经》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5分曲,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曲36——78分曲,描绘了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巴赫调动了一切音乐手段描绘耶稣一生中最悲惨的经历:受难前最后几天所遭遇的苦难、屈辱和死亡。
第1分曲:
题目:“来吧,锡安山的女儿们”。这首歌曲是这部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临行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
第一分曲是开场的双合唱曲,是整部作品的序幕。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入了一种悲哀的气氛中,确立了整部作品的感情基调。
第72分曲:
采用了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这是一首“众赞歌”,在演唱时要求听众一起演唱。
第78分曲:
题目是“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终曲和第一分曲首尾呼应,音乐在安详、轻柔的气氛中渐渐淡去,复归于平静之中。
小结巴赫与《马太受难曲》
巴赫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但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所以在《马太受难曲》中人们可以感到巴赫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将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在描绘耶稣受难的背后,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用于自我牺牲的崇高道德,表现出来的是当时身处苦难境遇中的德国民众的情感。
三、音乐知识
1、复调音乐:指将几条旋律线,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结合的一种多声音乐,这几条旋律线都具有独立意义,注重各自的横向发展,彼此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
高声部:1 2 3 -︱ 3 4 5 —?︱ 5 6 5 4?? ︱ 3 2 1-︱
?????????????????????????????????????????? 复调
低声部: 17 1?-︱ 1 2 3?—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3页) .pdf VIP
- 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docx VIP
- 《中国保险业意外伤害经验发生率表(2021)》.pdf VIP
- 2022下半年软件评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doc VIP
- 2024年法院司法辅助人员真题.docx VIP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总结.pptx VIP
- XJJ 012-2016 实施国家2010(建筑结构)系列规范细则.pdf VIP
- 货物验收、入库、出库流程.pptx VIP
-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2013》.doc VIP
- 华北电力大学核反应堆物理分析第4章-均匀反应堆临界理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