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讲义.ppt

2019届浙江专用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世界现代文明专题十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①三年国内战争结束。 ②出现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③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通过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2)内容 ①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农民自由支配剩余粮食。 ②工业上: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上:允许自由贸易。 ④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 ①经济上: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苏俄经济得到恢复,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②政治上:克服经济危机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社会主义探索:(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上)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特别提醒】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 (1)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提能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 1.目的不同:前者集中力量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后者则是解决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 2.实质不同:前者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排斥商品货币关系,而后者则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3.结果不同: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市场与计划结合的典范。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统治 影响 都有国家干预经济和宏观调控;都依靠资本和市场;都注意吸取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 措施 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在经济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推行 背景 相同点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比较项 促进生产力发展,遏制法西斯势力,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运行机制 经济得到发展,工农联盟巩固 作用 工业,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侧重 改变自由放任的政策,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放松对经济的干预 方式 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减轻危机的破坏性 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根本 目的 资本主义制度下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前提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政治、经济危机 背景 不同点 练考题 1.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德军入侵时期 审题定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背景 解题思路:B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十月革命后,二月革命时期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1918年至1920年的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苏俄经济进入停滞状态,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时期,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导下,苏联经济整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重工业有显著的发展,与题干“经济进入停滞状态”不符合,故C项错误;德军入侵时期是在1941年6月22日以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审题定位:新经济政策 解题思路:B 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才基本得到恢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说明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只能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反对新经济政策,因此不可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D项错误。 抓基础 考点5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 1.斯大林模式 (1)概念: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2)表现 ①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1928~1937年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造成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增,为保证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