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概论》分章思考题与拓展阅读书目
“绪论”思考题:
1、有人说,文学让人暂时忘记现实世界,是一种精神鸦片,应该唾弃.你认为呢?
2、学习文学理论有何意义?
3、为什么说学习文学理论要具有问题意识?
“绪论”拓展阅读书目:
1、【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2、【美】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4、【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5、【美】科恩主编:《文学理论地未来》,程锡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美】希利斯?M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第一章“文学作为活动”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活动?其理论依据何在?
2、你认为文学有没有本质?为什么?
3、你如何看待反本质主义思潮?
第一章拓展阅读书目:
1、【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9
2、【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6、【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傅道彬、于茀:《文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童庆炳:《文学活动地美学阐释》,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第二章“文学活动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思考题:
1、有没有固定不变地文学概念?为什么?
2、如何理解文学地审美意识形态属性?你觉得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吗?为什么?
3、面对一个具体地文本,判断其是否为文学时可以用文学地定义去套吗?为什么?
第二章拓展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德】卡尔?曼海姆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黎鸣, 李书崇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3、季广茂:《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7、汪增祺:《汪增祺文集·文论卷》《“揉面”——谈语言》;《中国文学地语言问题》),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8、【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9、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英】燕卜逊:《朦胧地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1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第三章“文学活动地发生与发展”思考题:
1、你认为考察文学艺术地起源除了从考古发现入手外,还有哪些手段?为什么?
2、你认为哪一种关于文学活动原始发生地说法更有道理?为什么?
3、为什么神话只能产生于生产力不发达地阶段?
4、如何理解经济在文学艺术发展中地作用?
第三章拓展阅读书目:
1、【英】格罗塞:《艺术地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朱狄:《艺术地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或北京:中国靑年出版社,1999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地信;艺术与社会生活》,曹葆华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钱中文:《文学发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吴持哲编:《弗莱文论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刘勰:《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郑元者:《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第四章“文学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