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耿益群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终身教授制度;改革;终身聘任后评审
终身教授制度(tenure)是美国高等教育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也是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体现了美国社会对学术自由的重视和追求。1940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简称,AAUP)发表了《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授制的声明》(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确定了终身教授制度的原则。在历史上,终身教授制度对维护学术自由,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美国学术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终身教授制度不断受到抨击,对于终身教授制度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各州和各高等院校都纷纷对终身教授制度进行改革。在各种改革途径中终身聘任后评审备受各院校的关注。
一、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市场因素介入高等教育领域,营利型院校的出现以及问责制的要求,使学术职业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和问责制的挑战、财政困难的压力、信息技术的冲击等。
现代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它与市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大学卷入市场意味着大学的办学和管理无可逃避地要适应市场运作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主义等理论的兴起,使社会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趋势在美国等发达国际蔚然成风。这些理论认为:要使公共管理变得有效率,使有限的资源更能发挥效益,就必须强调效率、效益和节约原则。[1]
[1] 刘献君等.关于实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39-51.
[2] Scott Smallwood, the Tightening Job Market,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P], Jan 11,2002, A 10.
[3][5][13][14][16]Richard P. Chait, The Questions of Tenur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p-8.9-10.
[4]Donna R Euben, Tenure: 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E], 2002./Academe/index.htm,2002-04-20.
[6] William T. Mallon, Tenure on Trial: Case Studies of Change in Faculty Employment Policies[M], New York: Routledge Falmer, 2001. pI
[7]舸昕.《漫步美国大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303
[8]National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Improvement (NCPI), Why Is Research the Rule? The Impact of Incentive Systems on Faculty Behavior[J], Change, Vol.32, 2000.p53
[9] [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等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56
[10][12][20]乔玉全编著.《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8.161-162.210
[11]徐辉.外国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77-81.
[15] [17][26]Christine M.Licata, Post-tenure Faculty Evaluation: Threat or Opportunity? ASHE-ERIC Higher Education Report No.1[M], Washington D.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