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接受心理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作用.doc

儿童音乐接受心理在小学合唱教学中的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小学合唱教学中把握儿童音乐接受心理 兰溪市延安路小学 陈晓芳 【摘 要】人的心理在音乐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根据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特点进行合唱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浅述在小学合唱教学中把握儿童音乐接受心理进行合唱教学。 【关 键 词】小学 合唱教学 儿童 音乐接受心理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小学艺术的不断发展,合唱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所重视,特别是在音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合唱教学被提到了更高的重视点。音乐新课标中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而如今的合唱教学枯燥、乏味,教师为追求合唱的效果,只让学生反复练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体会不到合唱带来的“身心愉悦”。 儿童音乐接受心理,是孩子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内心的感受、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重视儿童音乐接受心理,抓住儿童音乐接受心理进行教学,必将对合唱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接受的动力 兴趣在心理学中是指力求认识、探究某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唯一的学习动机。他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即使你强迫他学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兴趣不持久,很容易发生变化。 (二)感性是儿童音乐接受反应的主要形式 儿童接受音乐的反应可以说是本能的,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几个月的婴儿只要哪儿有声音发出来,他的头就会转向哪里,并露出高兴的表情;再稍大一点,他就能跟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身体.随着年龄的发展,孩子对音乐的动作反应会变得更富有内涵。由此看来,儿童对音乐的反应,首先是感性的反应,而不是理性的反应。 (三)个性和差异是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的明显特征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即使是双胞胎,在很多方面同样也存在着差异。我们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学得快,有的孩子学的相对比较慢,这就是儿童音乐接受心理中的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个性也会越来越强,个性也成为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的特征之一。 二、小学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在整个小学音乐教材中合唱歌曲占了35%左右,它是音乐表现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唱教学也成为了音乐课改的难点。在合唱教学中,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学生参与合唱的兴趣较淡,在合唱时缺乏愉悦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技能,学生不喜欢老师现在的合唱教学方法;学生的合唱能力较弱,合唱时经常会出现不能控制自我声音、跑调、捂着耳朵唱的问题。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老师为了追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即达到“和谐统一的合唱效果”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一遍遍的练唱,这样的合唱教学不符合儿童音乐接受心理,音乐教育完全丧失了其目的性,学生构建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老师。 诚然,结合师生所需,正确把握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进行合唱教学才能达到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三、根据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特点进行合唱教学改革 音乐教育要符合儿童的音乐接受心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虽然有它正确的一面,但也有许多不理想的地方,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的技能训练,缺乏创造性的教学等,都是不符合儿童音乐接受心理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一)树立合唱教学新理念 俗话说:“正确的教育理念能为教师指明实施教育的方向”。教师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合唱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实施于教学课堂。 1、以“兴趣”为先导 音乐新课标中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被动的,所以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合唱实践活动的兴趣。小学合唱教学从中段开始,根据学生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中、高段学生的兴趣正由感性逐步向理性过渡,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外在兴趣向内在兴趣转变,使合唱成为学生内在学习的需求和动力,成为他们喜爱的音乐表现形式。 2、以“身心愉悦”为核心 李岚清在他的《音乐·艺术·人生》一书中说:“音乐以她独特的魅力给人类情感带来美的愉悦”。合唱教学以“身心愉悦”为核心,也就是注重合唱教学过程的愉悦性。学生参与艺术活动所获得的身心愉悦更多是来自活动的过程。使合唱教学过程保持学生身心愉悦是合唱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条件。 3、以“有效性”为目标 以“有效性”为目标的理念是指讲求合唱教学的效果,注重学生合作的结果。我们在强调合唱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同时,也在关注合唱教学各环节及结果的有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