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丑奴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年辛弃疾——《丑奴儿》    篇一:辛弃疾《丑奴儿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与蒋捷《虞美人·听雨》的比较阅读 ?    细读辛弃疾的《丑奴儿》与蒋捷的《虞美人》我们不难发现,两首词有着相当多的相似之处。同是从少年开始写起,回顾少年时期与如今的境遇,而且两首诗中都透露出一种苍凉之感,两首诗犹如出自一人之手的姊妹篇。为什么两首诗会如此相像?这还要追溯到两首诗作者的生平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上。 ?    辛弃疾和蒋捷二人同为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他一生力主抗金,然而一生却郁郁不得志。此词是稼轩被贬后闲居带湖二十年中所作,作者回顾少年的“不识愁滋味”却“为赋新词强说愁”,到如今“识得愁滋味”的“欲说还休”,表达了尝尽世间冷暖之后内心复杂的浓浓愁意。 ?    蒋捷生于宋、元易代之际,《虞美人·听雨》可以说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有过几年宦官生涯。宋朝灭亡后,蒋捷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词描写了词人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渡过的人生的三个阶段,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境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无奈的人生感受。 ?    蒋捷是辛弃疾的后辈,蒋捷的《虞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辛弃疾《丑奴儿》的启发下写成的,对两首词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稼轩词是今昔之愁的对比,而蒋捷词则写了作者少年、壮年和老年对听雨的不同感受,两首诗同样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下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在辛弃疾的《丑奴儿》中作者拿“少年”与“如今”两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心境进行了对比,分别进行搭配。少年阶段搭配上“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诗句,显示不少年的不谙世事与无忧无虑;今昔阶段搭配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显示出作者历尽人生愁苦之后的“欲说还休”的心境。 ?    蒋捷的虞美人同样是拿人生阶段进行对比,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诗人写下了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壮年、老年对听雨的不同感受。诗人写雨,把雨变成一个不变的点,分别写了三个时期听雨时的心境:少年加上“阁楼”“红烛”“罗帐”,壮年加上“客舟”“江阔”“云低”“断雁”“西风”,老年加上“僧庐”“鬓已星星“悲欢离合”。这时的雨就各自出现了不同效果,少年之雨欢乐,壮年之雨悲凉,老年之雨空明。 ?    相同的境遇促就了两首相似的诗篇,不同的人生经历也促使这两首诗篇不尽相同,《丑奴儿》写虚,未写诗人具体之愁,《虞美人》写实,把自己一生的境遇都如实写了出来。同时虽然两首词意境、风格相同,同样是表现愁和忧,不同的是,稼轩词辛辣老成一些,而竹山词则较为直白简单。时间流逝,物是人非,时间黯淡了南宋王朝,却留下了两首不朽的诗篇,向我们静静述说着一丝淡淡的哀愁。 ?    篇二:辛弃疾-丑奴儿 ?    辛弃疾——《丑奴儿》 ?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而今识得愁滋味, ?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    【作者】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    【注释】: ?    丑奴儿:即《采桑子》。 ?    层楼:高楼。 ?    【赏析】: ?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