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2.2 国内现行标准体系和组织机构;1)第一阶段(1992~1995年)为引入、消化吸收。 ;3)第三阶段(1997~2000年)为快速发展期。; 中国综合布线行业的标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归口和立项,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组织编写,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07年4月6日正式发布两项国家标准,分别为: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系列标准是面向建筑及居住社区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服务,规范建立包括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监控系统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平台,分别从硬件、软件和系统的角度,制定了相应的可操作的技术检测要求。并且在基础名词术语定义、系统总体结构与互连、设备配置、系统技术参数和指标要求以及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相互保持兼容和协调一致。2006年已经发布了下列标准:;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主管部门为信息产业部,批准部门为建设部,具体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负责编制。;2.3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简介;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1.综合布线系统构成;2)子系统构成;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2)子系统构成;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单元二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标准;3)引入部分构成;2.系统应用;3.屏蔽布线系统;C=(102-H)/1.2 W=C-5 式中C=W+D——工作区电缆、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长度之和; D——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总长度; W——工作区电缆的最大长度,且W≤22m; H——水平电缆的长度。 ; (2)采用集合点时,集合点配线设备与FD之间水平线缆的长度应大于15m。集合点配线设备容量宜以满足12个工作区信息点需求设置。同一个水平电缆路由不允许超过一个集合点(CP);从集合点引出的CP线缆应终接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或多用户???息插座上。多用户信息插座和集合点的配线设备应安装于墙体或柱子等建筑物固定的位置。 ;6.系统配置设计;1)工作区;3)垂直子系统;6)进线间;2.4 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国家标准简介;1.环境检查; 建筑物进线间及入口设施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引入管道与其他设施如电气、水、煤气、下水道等的位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入缆线采用的敷设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3)管线入口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采取排水及防止气、水、虫等进入的措施。 4)进线间的位置、面积、高度、接地、防火、防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有关设施的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抗震要求。 ;3.工程电气测试;2.5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白皮书》;2.6 中国《屏蔽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检测技术白皮书》;2.7 中国《光纤配线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白皮书》;2.8 中国《综合布线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技术白皮书》;2.9 《信息技术 住宅通用布缆》国家标准;住宅通用布缆应用;2.10 中国《居住区数字系统测评标准》国家标准;2) 画出GB50311-2007中规定的综合布线系统构成。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