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三、视觉生理实验 瞳孔反射、盲点的测定 瞳孔反射 【实验目的】 观察瞳孔的调节反射和对光反射,学会瞳孔对光反射的检查方法。 【实验原理]】 当人视物的距离及射入眼内的光线强度发生变化时,可反射性地引起瞳孔直径的变化,从而控制射入眼内的光量,称为瞳孔调节和对光反射 。 【实验器材】手电筒 遮光板 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眼球,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被照侧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对光反射 另一侧瞳孔同时也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强光?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换神经元?同侧和对侧的动眼神经核?轴突(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双侧瞳孔缩小。 对光反射 视神经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 视交叉 视束 视皮层 顶盖前核 EW氏核 外侧膝状体 动眼神经 视神经 视辐射 后连合 近反射 瞳孔缩小(瞳孔括约肌收缩) 晶状体变凸(环形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 辐辏反射(两眼球内直肌收缩,眼球会聚) 近反射 经视路传入。 传出纤维发自纹状周围区,经枕叶-中脑束分别到达两侧动眼神经缩瞳核和两侧动眼神经的内直肌核。 由缩瞳核发出的纤维随动眼神经入眶达睫状神经节,经睫状短神经到达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司瞳孔缩小和晶体的调节作用。 由内直肌核发出的纤维到达双眼内直肌,使两眼球会聚(辐辏反射)。 婴儿大脑皮质未发育成熟,无近反射。 盲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证明盲点的存在及测定其大小。 【实验原理】 视神经自视网膜穿出的部位缺乏感光细胞,外来的光线成像于此处不能引起视觉,该部位称盲点。根据物体成像的规律,从盲点的投射区域,推算出盲点所在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视标,尺,遮眼板 项目四、血型的测定 血型blood group, blood type 红细胞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凝集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 Agglutination 若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出现红细胞聚集成簇的现象 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属于免疫反应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的鉴定 前庭反应观察和测定 耳的组成 外耳包括 耳廓、外耳道 和鼓膜。 中耳 由鼓室和咽鼓管组成 内耳 由套装的两组管道(外部为骨迷路,套在其内的为膜迷路)组成 后半规管 耳蜗 壶腹 听神经 前庭神经 球囊 椭圆囊 外半规管 上半规管 前庭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 内耳前庭器官,包括: 前庭: 椭圆囊和球囊 半规管: 上、外、后~ 感受器: 椭圆囊和球囊: 囊斑 半规管: 壶腹嵴 半规管壶腹嵴——旋转(或角)加速度运动 嵴内有一排毛细胞对着管腔,动毛对着壶腹 以外半规管为例, 绕身体垂直轴向左转: 左侧外半规管内淋巴由管腔向壶腹移动→ 静毛向动毛一侧弯曲→毛细胞去极化 右侧外半规管内淋巴由管腔向管腔移动→动毛向静毛一侧弯曲→毛细胞超极化 当旋转突然停止时: 则发生相反变化 半规管壶腹嵴 前庭反应 前庭姿势调节反射 车前行时, 躯干屈肌和下肢伸肌紧张↑ 电梯上升时, 四肢伸肌紧张↓, 下肢屈曲 自主神经反应(vestibular autonomic reaction) HR↑, BP↓, 呼吸频率↑, 出汗, 恶心, 呕吐等 眼震颤 (nystagmus) 定义、测试及意义 快动相(quick component)和慢动相(slow component) 头部旋转运动Rotary Head Movement 眼震颤示意图 * * * 1901年,美籍奥地利人兰茨坦纳(Landsteiner K.1868~1943)发现A、B、O血型,1902年发现AB型血,输血成为安全的事情 卡雷尔(Carrel A.1873~1944)把血型理论用于临床 1914年发现,加入柠檬酸钠可防止血液凝固 生理学实验 Hello! 刘健翔 电话办公室) 629657) 办公室:理二-415B 本学期和大家一起学习“生理学实验”和“生理学(后半学期)” 生理学是一门“活”的学科,希望大家多思考、多讨论,理论结合实践 学习目的 掌握生理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包括生理记录信号记录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培养总结、表达和分析生理学实验结果的基本能力 加强对生理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为今后学习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等课程打下基础。 生理学实验课进度安排 序号 日期 实验名称与内容 学时 作业 1 人体实验 10.10 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实验课要求 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使用 体表心电图、心音和脉搏的同步记录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瞳孔反射;盲点的测定 ABO血型的测定/前庭反应的观察和测定 6 实验报告 2 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