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碳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 ?键和?键 π键的特点 1)π键没有轴对称,因此以双键相连的两个原子之间不能再以C-C σ键为轴自由旋转,如果吸收一定的能量,克服 p 轨道的结合力,才能围绕碳碳σ键旋转,结果使π键破坏。 2)π键由两个p轨道侧面重叠而成,重叠程度比一般σ键小,键能小,容易发生反应。 3)π键电子云不是集中在两个原子核之间,而是分布在上下两侧,原子核对π电子的束缚力较小,因此π电子有较大的流动性,在外界试剂电场的诱导下,电子云变形,导致π键被破坏而发生化学反应。 乙烯中键的形成 乙炔的结构 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相互成键 (4) 偶极矩 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r和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的乘积,叫做偶极矩μ=r×q。它是一个矢量,方向规定为从负电荷中心指向正电荷中心。偶极矩的单位是D(德拜)。 根据讨论的对象不同,偶极矩可以指键偶极矩,也可以是分子偶极矩。分子偶极矩可由键偶极矩经矢量加法后得到。实验测得的偶极矩可以用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例如,同属于AB2型分子,CO2的μ=0,可以判断它是直线型的;H2S的μ≠0,可判断它是折线型的。可以用偶极矩表示极性大小。键偶极矩越大,表示键的极性越大;分子的偶极矩越大,表示分子的极性越大。 键的极性---偶极矩 例: CH3δ+ Clδ- 键距 μ= ed e: 中心电荷 d: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 Cl-Cl ( 键距为零) 分子的偶极距是各键的键距向量和: μ=0 μ=0 μ=1.94D 两类定位基: 邻、对位定位基(第一类定位基): -O-,-N(CH3)2,-NH2,-OH,-OCH3,-NHCOCH3,-OCOCH3, -F,-Cl,-Br,-I,-CH3,-CH2Cl,-CH2COOH,-CH2F等。 间位定位基(第二类定位基): -N+(CH3)3,-CF3,-NO2,-CN,-SO3H,-COOH,-CHO, -COOCH3,-COCH3,-CONH2,-N+H3,-CCl3等。 亲核试剂 是电子对的给予体,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给出电子或共用电子的方式和其他分子或离子生成共价键。 亲核试剂通常是路易斯碱, 例如,HO—、RO—、Cl—、Br—、CN—、R3N—、H2O、ROH等是亲核试剂。 亲核试剂 是电子对的给予体,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给出电子或共用电子的方式和其他分子或离子生成共价键。 烯烃和芳烃也常被看作是亲核试剂,因为它们易与正离子或缺电子的分子反应。 反应试剂在反应过程中,对与之相互作用的原子或体系给予或共享电子对者,称为亲核试剂。 #互变异构:不同的异构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能很快的相互转变。 羰基与烯醇结构的互变异构 葡萄糖的互变异构 要点: 1、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顺反异构、手性、对映异构体等概念。 2、了解构象、互变异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五、电子效应 1、诱导效应(Induction Effect):由于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产生的一种极化效应。 它沿σ键传递,且渐远渐弱(一般到三个原子)。 反应活性中心的电子云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反应方式以及反应速度。 -I:FClBrI +I: (CH3)3C—(CH3)2CH—CH3CH2— CH3— 它有两种类型:吸电子诱导效应(-I)与给电子诱导效应(+I) I=0 2、共轭效应 (Conjugation Effect):(共轭稳定化)在共轭体系中,由于电子离域而产生的效应。 在共轭分子中,电子云分布趋于平均化,即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向电子云密度小的地方转移,并沿着共轭链传递,传递时远而不弱。 共轭体系主要包括: 共轭效应可分为: 吸电子共轭效应(-C) 供电子共轭效应(+C) 在共轭体系中,若一个原子或基团吸电子能力大于碳原子,就是具有吸电子共轭效应(-C)。若一个原子或基团给电子能力大于碳原子,就是具有供电子共轭效应(+C)。 3、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往往同时起作用,其综合影响决定于两种效应的方向及相对强度。 P- P-π共轭 P-π共轭 P-π共轭 P-π共轭 π-π共轭 4、电子效应对化合物的性质产生重大影响 (1)对化合物酸、碱性强度的影响 醇的酸性:伯醇仲醇叔醇。当α碳上的氢原子被吸电子基团取代时,醇的酸性增强 12.4 Cl3CC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