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例1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例2 (2008江苏卷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答案:D (1)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正确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汉字的使用、史学典籍的传承。 (4)该观点没有看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其他原因,是不全面的 * * 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 古巴比伦神庙、空中花园 楔形文字 埃及金字塔 古代世界曾经出现过的重要文明,一般有两种结局: (1)由于外族入侵而亡国亡种,文化传统逐渐丧失,火种灭了。 (2)随外族入侵而来的外来文化,将原有的文化“化掉”了,被完全改造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旅程之一:古代 殷周(发源)—春秋(雏形)—秦(续进)—汉(发展) —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明清(受冲击) 结论一: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华文化发展史: 古巴比伦文化:因王国灭亡而最终湮灭 古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 古埃及文化:因外敌多次入侵而被异化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封建社会影响较大 进入气势恢宏的全胜时代 儒家思想正式形成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雏形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影响和作用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宋明理学 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泛吸收外域文化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诸子蜂起 百家争鸣 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 思想 文化思想 明清 宋元明 隋唐时期 汉 秦 春秋战 国时期 殷周 时期 发展时期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不忘。 《中华世纪坛序》 忆一忆:汉字的演化史? 议一议:汉字的独特魅力? 合作探究: 1、汉字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史书典籍为中华文化 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 书 草 书 汉字的特点和魅力 ●音:平仄——《天净沙●秋思》 ●形:象形(山) ——书法 、中国印 ●义:会意(休)——字谜(一箭射进缺口) 汉字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书写中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著名的史书典籍: 结论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 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1、文字 ——中华文化的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一)中华文化通过文字和史书典籍得以传承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