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教育课件 基本概念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是指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 有7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 %为抗生素。AAD 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 %~25 %。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只是机会大小不同。 易引起AAD的抗生素: 林可霉素类 广谱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第二、第三代) 三者共占了相关病例的85%-90% 容易诱发腹泻的抗生素: 1、口服后直接在肠道形成高浓度; 2、静脉滴注后能经肝脏排泄,在胆汁中形成高浓度并排入肠腔。 从而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抗生素大多是广谱的。 韩宗信.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和临床诊治.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11):943-945. 发病机制 抗生素使用后菌群失调 肠道正常菌群500多种 优势菌群的原籍菌 共栖的条件致病菌 过 路 菌 各菌群及宿主间保持平衡 李岩.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3):1012-1013 大学生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之旅,甚至可以看作是我们正式步入社会的一次排练,分享感受化工。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学生毕业实习感受化工,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毕业实习感受化工篇1 20xx年x月,我来到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工作,在这半年多的见习期里我在一分厂703工段学习操作生产n-甲基苯胺,现在已经到车间实习了半年多了,在实习期间,经历了生产工艺试验、重新改造和技术成熟三个阶段,学到了很多成熟工艺所学不到的知识。产品的操作主要是看合格率、产量和成本,n-甲基苯胺的操作也是如此,如何控制好n-甲基苯胺的含量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下面我将我在工段的半年多的操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1、随时关注水胺和甲醇的通量是否准确。2、每隔2小时定时取流水样交由分析室做含量检测,遇到含量结果波动较大要迅速查找原因,如果是我方原料配比或接触温度变化,应立即调整好并在半小时后再次取样检测。3、定期对水胺贮槽里的水胺含量进行取样分析,确保原料的合格。 二、安全生产操作 1、我工段危险性比较大的有甲醇和尾气。根据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严格操作,不可有丝毫马虎。 与宿主为共生关系,是专性厌氧菌,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者,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 与宿主共栖,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如肠球菌、肠杆菌。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条件致病菌对人体无害,但在特定的条件下该菌群会具有一定的侵袭性。 该菌群长期定植的机会少,生态平衡时,这些菌数量少,不会致病。如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 发病机制 此时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对所用抗生素敏感的菌群被大量杀灭或抑制,而非敏感菌群(如真菌)则失去制约而大量繁殖,引起腹泻或肠炎; 二是在菌群紊乱、肠道屏障被削弱的情况下,某些外来菌或过路菌(如难辨梭菌)乘虚而入,在肠道定植并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群,引起腹泻或肠炎。 现在认为引起AAD的主要致病菌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 发病机制 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菌群失调 ,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强烈刺激大肠分泌,引起腹泻。 发病机制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抗生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和肠上皮纤毛萎缩,引起细胞内酶(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 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致病菌: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菌 导致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 PMC)或叫难辨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 CD与下列并发症有关: 20~30%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50~75%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90%以上的伪膜性肠炎 Clostridium difficile的电镜下形态 发病机制 难辨梭菌的致病菌株能产生种毒素:一种是肠毒素,即毒素A;另一种是细胞毒素,即毒素B。 毒素A通过改变细胞内的肌动蛋白而直接作用于结肠细胞,黏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