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造一个敏捷的供应链
在快速增长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才能构造一个敏捷应变的供应链。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即便是最成功的中国企业也还没有树立起高价值的品牌,还没有建立支撑高价值品牌的技术或者文化基础,那还要再花10年乃至更久的时间。现在以及今后3~5年的
时间里,构成这些企业损益表主体的注定是大批量的中低端产品营收,这些损益表的典型特征就是经营利润率远远低于供应链成本率。
供应链的生意
例如彩电,3%的利润率已经是不错的盈利水平,但是分销环节的仓储运输加上库存成本肯定超过6%。对于啤酒,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订到舱位走水运而不得不采用汽运,财务底线就从黑变红了。对于 MP3,如果不能在20天内出货;对于鲜奶,如果不能在早上7点前配送到便利店,都会是同样的结果:供应链稍有闪失,利润立刻消失。
这样的业务与其说是彩电、啤酒、数码的生意,还不如说是供应链的生意,或者干脆说是分销的生意。不懂得如何经营品牌当然肯定没有明天,但是不懂得经营供应链,尤其是分销网,就必定过不了今天。供应链的生意投入产出很简单,投入是分销运营平台,产出是长久的生存,是发展的机会。
如果以百亿元人民币的规模为一个成功的段落和新的起点,过去20年,供应链的生意孕育了联想、TCL、波导、伊利、蒙牛,未来20年,还可以孕育更多这种规模的企业。
中国特色:增量驱动
一般理解,供应链是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国环境里的供应链有何不同吗?
“增量驱动”是中国特色供应链的关键:以“1年”为比较尺度, 新业务、新管道、新区域带来的增量往往超过存量,新产品创造的利润往往超过50%;以“1季”为比较尺度,单品销售波动往往超过平均销售额;与此相适应的是新流程、新组织结构、新模式、新规则。
手机是“增量驱动”型行业的一个典型,一个新款国产手机的研发周期往往超过9个月,而有效的规模销售周期往往不超过6个月。就在这短短6个月中,还要经历2次长假节日销售尖峰,所以,在一款手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每个月的波动都可能超过100%,在河北可能是畅销主打机型,在湖南可能滞销,每一天的价格都可能发生变化。
这样的“增量驱动”,宏观上必定是各种资源的大量耗费,因为一切都折旧得太快了。谁都难以改变这个现实,除非国产品牌能像Nokia、MOTO一样,把售价定在成本的2倍以上,使每款产品的市场寿命维持在两年之内。那时供应链就不再是生意的根本,而只是一个管理手段了。
连锁零售供应链还是分销供应链
长远来看,在制造企业与连锁企业之间,对流通环节的控制力必定是此消彼长的趋势,制造企业的根本利益是提升品牌价值和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对于百亿元规模的国内行业领袖企业,在最近三到五年时间里,一方面面对自身品牌及研发能力羽毛尚未丰满,获取盈利主要靠操控流通的现实,另一方面面对连锁零售企业发展的迅猛浪潮,在这样一个阶段,供应链竞争必然与供应链协作难分高低。何处竞争,何处协作,抓住什么,交出什么,对于分销供应链似乎显得非常微妙。让我们走进一家国外大型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可以发现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所有的产品大致分两类:标记“I”的,表示连锁企业持有1周以上的安全库存,大多数来自中国。标记“X”的,包装箱上必定有一个制造企业贴上去的卷标,卷标上有两条关键信息,一是“TO : xxx ”表示收货地址,就是这个配送中心,另一条是“For:xxx”表示这件产品是哪个终端店面订的货。这类产品一般没有库存,货物一到,配送中心就会根据包装箱上“For”所指定的地址直接配送到门店。标记“X”的产品大多数来自国际一流品牌企业,与大型连锁企业合作,他们同样做到了需求管理到终端。领导性品牌,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管道,都应该坚持需求管理到终端,需要改变的仅仅是技术方式。配送、服务、订单管理等等,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交给连锁零售终端。只有需求管理从终端开始,定价话语权才可能维持,才不会在品牌真正强大之前沦为连锁零售的奴隶。从零到百亿元的分销供应链三部曲假定此时此刻,我们刚刚开始创业,根本用不着再重新走一遍成功企业走过的分销供应链成长道路。新的环境给了我们更大的空间以更快的速度搭建自己的供应链。第一个台阶:深度外包,借船出海。在零到10亿元的业务规模,一般而言,企业的产品线比较单纯,营销方式也比较单纯,关键的供应链问题是如何迅速形成全国性的分销网络。以往的做法是在各地成立分公司,同时承担财务、物流和销售的功能,等到公司大了再整合。而今天,财务集中管理,物流外包,各地分支机构仅仅负责销售成为一个更快、更有效的选择。物流外包的核心不是到各地去租仓库,找车队,那样不但需要培养一个完整的物流管理团队,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这个阶段公司规模较小,成本也会比较高。深度外包是解决快速启动所需要的供应链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 题库.pdf VIP
- 储能电站技术方案设计(1).doc VIP
- 《前沿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 前沿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1).pdf VIP
- 核聚变装置(人造太阳)资料.ppt VIP
- 2024年11月24日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统编版2024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PPT.pptx VIP
- 合同订单评审控制程序模板.doc VIP
- 西南13J903-904景观无障碍.docx VIP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pptx VIP
- 外研版必修 第三册Unit 3 The world of science Using language 课件 (共21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