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井口回压对油井产量及抽油机耗电量的影响
王翠霞
大庆油田第九采油厂规划设计研究所
摘要  本文分析了油井回压对油井产量、抽油机耗电量的影响关系。在新肇油田选取了十口油井,将井口回压从初始的0.4MPa调到1.4MPa,同时观察井口的产液量和耗电量的变化情况。根据试验得出了:1、油井的产液量随着井口回压变化的理论计算公式。2、油井的耗电量随井口回压变化的理论计算公式。
关键词   井口回压   油井产量   抽油机耗电量  
一、现场测试及数据分析
 对新肇油田10口抽油井进行了现场测试。采用已有翻斗流量计计量油井产液量。抽油机耗电量用三相电度表连续计量。测试前,将电度表安装在抽油机配电箱内,直接测取不同井口回压下的耗电量。井口回压取原始值、0.6MPa、0.8MPa、1.0MPa、1.2MPa、1.4MPa等测试设定值,以2天为周期调节井口回压。
以曲线图(图略)和回归方程(见表1)的形式反映测试结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考虑到变换设定值时系统稳定程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回归方程由程由电算得出。相关系数检验表明,取质疑度为5%时,油井产液量与井口回压、耗电量与井口回压均呈现出较显著的线性关系,具体如回归方程所示:
表1-1   井口回压与耗电量、产液量回归方程
井号
油井产量(t/d)
P与W回归方程
P与Q回归方程
新106-88
0.96
W = 18.237P + 39.542
Q = -0.8912P + 1.3935
新118-78
1.65
W = 12.594P + 60.086
Q = -0.6141P + 1.9205
古636
1.05
W = 13.914P + 50.405
Q = -0.3516P + 1.1941
新110-80
1.60
W = 13.576P + 49.917
Q = -0.778P + 1.9385
新106-84
1.88
W = 24.152P + 34.837
Q = -5.1813P + 4.4151
新114-80
1.90
W = 16.389P + 32.921
Q = -1.6355P + 2.0869
新110-90
2.64
W = 29.847P + 33.464
Q = -3.9648P + 4.094
新104-84
2.85
W = 13.434P + 54.673
Q = -1.4722P + 3.3503
新110-78
4.17
W = 11.373P + 55.132
Q = -2.6794P + 5.2494
新110-88
4.81
W = 27.688P + 46.308
Q = -4.778P + 6.7776
注:W—耗电量(kWh/d)  P—井口回压(MPa)  Q—产液量(t/d)
二、理论分析
2.1 井口回压与耗电量关系
抽油机配电电机功率W如下所示:
    (2-1)
上式中:W—抽油机电机功率,kW;η—抽油机机组效率;H—泵深,m;Pd—井底流压,Pa;P0—井口回油压力,Pa;ρ—井口产液密度,g/m3;g—重力加速度,m/s2;S—光杆的冲程,m;λ—冲程的损失,m;n’—冲次,次/min;μ—凡尔的流量系数,无因次;fp—柱塞的截面积,m2;fo—凡尔孔的截面积,m2;S’p—柱塞的有效冲程,m;
假定在试验期间井底压力与油井产液密度等数值都不会发生变化,在抽油机的冲程和冲次不改变的情况下,耗电量和井口回压间关系可简化为: 
                  (2-2)
式中:
在式2-2中,常数项只有抽油机运行基本参数有关,而抽油机功率改变只由系数项决定,由于a中所有项均为正值,从而可以看出当井口回压升高,抽油机耗电量升高。
3.2井口回压与产液量关系
油井产液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2-3)
上式中:Qa—油井实际产液量,m3/s;S1—柱塞的排液行程,m;D—泵径,m;e—径向间隙,m;Vp—活塞运动速度,m/s;L—活塞长度,m;υ—液体运动粘度,m2/s。
假定在试验期间井底压力与油井产液密度等数值都不会发生变化,在抽油机的冲程和冲次不改变的情况下,式2-3可简化为: 
                  (2-4)
式中:
在式2-3中,常数项只有抽油机运行基本参数有关,而井口产液量改变只由系数项决定,由于a中所有项均为正值,从而可以看出当井口回压升高,抽油机产液量降低。
三、结 论
将所测油井按原始压力下的产液量分成三个区间:产液量小于2.0t/d(以下简称“低产井” )、产液量介于2.0~4.0t/d(以下简称“中产井” )、产液量大于4.0t/d(以下简称“高产井” )。由于新114-80和新106-84在回油压力较高时泵况较差,导致在实验过程中不产液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