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高压的治疗 一般措施: ①.控制摄入的液体量 ②.维持血电解质正常及酸碱平衡 ③.过度通气,PH7.5-7.6,PaCO220-30mmHg ④.人工低温,减轻脑代谢 ⑤.保持安静,头部抬高30。 脱水剂及利尿剂的应用: ①.甘露醇 常首选. ②.甘油果糖 ③.50%的葡萄糖 ④.速尿 ⑤.醋唑磺胺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其他:如20%白蛋白,高压氧 返回 脑室管膜炎 好发于诊断治疗不及时的G-杆菌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不退 惊厥频繁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头颅CT :脑室扩大 侧脑室穿刺:白细胞50×106/L,糖1.6mmol/L,蛋白质400mg/L 病例 女,25天.确诊为大肠杆菌脑膜炎.治疗中发热不退,反复抽搐,时屏气.前囟1.5×2cm,饱满,头围35.5cm. CT平扫(A)示双侧侧脑室明显增大,对称。CT增强扫(B)示脑室壁呈薄带状强化。 病例 脑室穿刺脑室液细胞数为102×106/L. 病例 男,1岁,确诊为肺炎双球菌脑膜炎,治疗后第8天,频吐.反复惊厥,意识朦胧.尿少,肢冷,前囟平.眼底检查示视神经乳头水肿. 返回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症 病因:炎症累及下丘脑和垂体后叶,导致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 发病率:30%-50%患儿可发生 临床表现:低钠血症、血浆渗透压降低、 脑水肿加重、低钠性惊厥、意识障碍、甚 至昏迷。 腰椎穿刺注意事项 腰穿的禁忌症 1.颅内压增高征明显,脑疝可能 2.严重心肺功能受累及休克 3.腰穿部位皮肤感染 4.出凝血障碍 颅内压增高的病儿,必须进行腰穿时可先静注甘露醇,减低颅内压后30分钟再行腰穿,以防发生脑疝 返回 返回 返回 图注:脑实质内局灶性脑组织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脓球形成。附近脑组织神经细胞变性、液化性坏死。 返回 化脓性脑膜炎(革兰氏染色):右侧一单核细胞胞浆内可见革蓝氏染色阴性球菌。 返回 视乳头水肿 虹膜结核性结节 侧脑室引流 颅内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改变特点 休息吧 ! 脑脓肿:MRT1加权图(A)示右额叶脓肿呈低信号。T2加权图(B)示脓腔及周围水肿呈很高信号,脓壁呈低信号。MR增强扫描(C)呈环形强化,环壁厚薄均匀,环有张力。 脑脊液生理循环 脑室脉络从分泌 → 侧脑室→ 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中间孔及两侧孔→蛛网膜下腔→ 大部分由蛛网膜颗粒吸收→上矢状窦 小部分从脊神经根周围间隙吸收 返回 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多较缓慢,病程大致分3期: 早期(前驱期)约1-2周:性格改变,结核中毒症状 中期(脑膜刺激期)约1-2周:颅内压增高表现,脑膜刺激征,颅神经障碍,眼底检查见视乳头水肿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 晚期(昏迷期)约1-3周:昏迷,频繁惊厥,代谢紊乱,脑疝致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接触史 卡介苗接种史 既往结核病史 近期急性传染病史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多500个,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含量减少,蛋白含量增高;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进一步证实。 结核性脑膜炎 其他检查: 结核菌抗原检测 抗结核抗体测定 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 结核菌素试验 脑脊液结核菌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PCR) X线检查、CT、MRI 头痛、发热10天。CT: 右额部钙化灶,脑底池明显强化,脑室扩大─结核性脑 膜炎并脑积水 发热、头痛、惊厥1周,双下肢肌力0级。─结核性脑膜炎并脑干梗塞、右侧豆状核软化灶 治疗 一般疗法 抗结核治疗 联合用药 易通过血脑屏障 分阶段治疗 降低颅高压 治疗 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 1-2mg/kg(﹤45mg/d )×1月 疗程8-12周 治疗 对症治疗 惊厥的处理 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治疗 随访观察 停药后观察3-5年 治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脑脊液正常,疗程结束后2年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