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精神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关注三点: 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 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即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人性——即是强调“学会做人”——做一个幸福而有尊严的人。 理性——即是强调“学会求知”——做一个有文化有科学知识的人。 超越性——即是强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养性”——做一个不断升华的人。 人文精神 首先,当代中国大学教育严重缺失人文教育。 其次,大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密切。 再次,大学语文与人文精神关系密切。 1.古镜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1.古镜 作品原文 予于谯亳得一古镜,以手循之,当其中心,则摘然如灼龟之声。人或曰:“此夹镜也。”然夹不可铸,须两重合之。此镜甚薄,略无焊迹,恐非可合也。就使焊之,则其声当铣塞,今扣之,其声泠然纤远。既因抑按而响,刚铜(即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其硬度很高。)当破,柔铜不能如此澄莹洞彻。历访镜工,皆罔然不测。 译文 我在亳州谯县得到一面古镜,用手抚按它,当按到中心时,就发出像烧灼乌龟甲那样的绽裂声响。有人说:“这是夹层镜。”但是夹层不可以铸造,必须两片合起来制成。这面镜子很薄,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恐怕也不可能合起来。如果镜子是焊成的,那么它的声音应当像敲击钟铣那样重浊窒塞,但目前敲击它所发出的声音却清脆而纤细悠远。既然是因为按压而发声,那么刚铜就应当破裂,柔铜又不能像这样光洁澄澈。我遍访了造镜的工匠,他们都茫然不解。 1.古镜 镜与中国传统文化 以考古实物为证,中国镜文化至少已有四千年的历史。镜不仅是人们的照容器物,更是人类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其正面之用与背面的纹饰、镜铭就已形成一个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镜又与其它文化的互相渗透,形成了更为庞大的镜文化系统。 2.珠 作品原文 凡珠在蚌,如玉在璞。初不识其贵贱,剖取而识之。自五分至一寸五分径者为大品。小平似覆釜,一边光彩微似镀金者,此名珰珠,其值一颗千金矣。古来“明月”、“夜光”,即此便是。白昼晴明,檐下看有光一线闪烁不定,“夜光”乃其美号,非真有昏夜放光之珠也。次则走珠,置平底盘中,圆转无定歇,价亦与珰珠相仿(化者⑨之身受含一粒,则不复朽坏,故帝王之家重价购此)。次则滑珠,色光而形不甚圆。次则螺蚵珠,次官雨珠,次税珠,次葱符珠。幼珠如粱粟,常珠如豌豆。琕而碎者曰玑。自夜光至于碎玑,譬均一人身,而王公至于氓隶也。 珍珠生长在蚌的腹内,就如同玉生在璞中一样。开始的时候还分不出贵贱,等到剖取之后才能分开。周长从五分到一寸五分的就算是大珠。其中有一种大珠,不是很圆,像个倒放的锅一样,一边光彩略微像镀了金似的,名叫珰珠,每一颗都价值千金。这便是过去人们所传说的“明月珠”和“夜光珠”。白天天气晴朗的时候,在屋檐下能看见它有一线光芒闪烁不定,“夜光”不过是它的美号罢了,并不是真有能在夜间发光的珍珠。其次便是走珠,放在平底的盘子里,它会滚动不停,价值与珰珠差不多(死人口中含上一颗,尸体就不会腐烂,所以帝王之家不惜出重金购买)。再次的就是滑珠,色泽光亮,但形状不是很圆。再次的是螺蚵珠、雨珠、税珠、葱符珠等。粒小的珠像小米粒儿,普通的珠像豌豆儿。低劣而破碎的珠叫做玑。从夜光珠到碎玑,就好比同样的人却分成从王公到奴隶几个不同等级一样。 2.珠 珍珠文化 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它的另一个名字Margarite,则由古代波斯梵语衍生而来,意为“大海之子”。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 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 珍珠的中国传说:珍珠被人类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说她是西施的化身。 2.珠 中国珍珠业   (1)汉朝时,根据珍珠的地域性被分为南珠,北珠.   (2)明代是中国采珠业的鼎盛时期,弘治年间(1488~1505年)珍珠年产量最高达2.8万两,输出到国际市场。   (3)由于人们的滥采,珍珠在清朝后期最终枯竭。   (4)清代到国民党时期,珍珠自然资源日渐破坏,珍珠业每况愈下,几乎濒临灭绝。   (5)中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