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约的名人故事【六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节约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   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   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   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   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   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   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   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   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   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但有的时候,过度的节约也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欧洲文艺中,不得不提荧幕上四大吝啬鬼的形象,其中最盛名的要属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生前处处算计,临死还不忘叫掐灯省油,真叫人欲罢不能!各位朋友,勤俭固好,但不必要的勤俭往往会造成人性上的缺陷,这是值得注意的。   【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   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   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   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   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约翰洛克菲勒投宿】   有一次,美国大企业家约翰到纽约一家旅店投宿,要求一间最廉价的房间。   旅店的经理认出是洛克菲勒后,问他您为什么选择这样廉价的小房间呢?您的儿子来这时,总是选择最贵的房间。   没错,洛克菲勒说,我儿子的父亲是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不是。   【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   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   野史中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   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   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   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   李享取了一个饼,慢懂把手上的油擦下来。   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觉得李享太浪费了。   但让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满油的饼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   玄宗看罢,非常高兴。   夸奖李享说幸福的生活应当珍惜。   李享当上皇帝,多亏了节俭的品格。   这种节俭并非是一种伪装人格。   李享当政的几年,历经安史之乱、宫廷政斗,他内忧外患,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在他当政期间,还出了郭子仪这样的名将,非常巧合的是,郭子仪比起李享更为节俭。   郭子仪经常让人把书皮边上多余的纸裁下来,日积月累地攒着;至于公文什么的,看完了也都收起来,装订好,每至岁终,则散与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让他们翻过来继续使用。   有一天,裁纸的小刀折了,不余寸许,裁纸的小吏不是丢掉了事,而是削了两小块木板,加于折刃之上,使才露锋,继续用来裁纸。   郭子仪高兴地说你真是我郭子仪的部下啊。   郭子仪功劳很大,唐肃宗曾感叹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这样的大功,其实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的戏剧《打金枝》讲的就是关于郭子仪家里的一个故事,因为郭子仪功劳大,升平公主下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暧,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但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认为不能向郭子仪行礼,为了这事,升平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