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江水质评价与预测数模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专业资料.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摘要 本文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长江的水质做出了定量的综合评价,建立了一维水质模型对主要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判定,运用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对长江未来的水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求得要控制污染每年所要处理的污水量,最后针对现实情况对如何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问题一:针对水质评价具有的模糊性,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对17个观测点近两年水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得出综合质量等级和综合质量系数,并据此进行排名,得出水质最好的两个地区是江苏南京林山和湖北丹江口胡家岭,水质最差的两个地区是江西南昌滁槎和四川乐山岷江大桥。并根据综合评价表格(见正文)分析了主要污染地区的主要污染指标。 问题二:由7个干流观测点,可分为6个河段。以河段为对象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一维水质模型得到污染物浓度随河段长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将每个河段的污染源等效为中央污染源,根据污染物质量守恒得到排污方程,据此解出每个河段的排污量,求出每千米每月的平均排污量,由此指标的大小确定长江干流排污量最大的区段,即可以确定主要污染源。代入数据计算,发现和的主要污染源都在第3个河段,即从湖北宜昌到湖南岳阳那一带。 问题三:我们将长江水分为三类,第Ⅰ类、Ⅱ类和Ⅲ类为可饮用水,Ⅳ类和Ⅴ类为轻度污染水,劣Ⅴ类为重度污染水,以这三类水的百分比来刻画长江的水质状况,预测长江未来这三类水的百分比。首先综合考虑影响长江水质状况的因素,建立了各类水比重的多元回归模型,然后利用spss软件的逐步筛选法,剔除次要因素,得到简化的回归模型,得到各类水比重与排污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然后由已知的排污量序列,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建立GM(1,1)模型,预测出未来十年的排污量,代入回归方程,求得未来十年三类水的比重(具体结果见正文中表格),发现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长江水质在未来十年将发生严重恶化。 问题四:基于问题三中的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条件,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求得每年排污量的上限值为218.18亿吨。再由问题三中预测的未来十年的污水排放量,得出每年应处理的污水量(具体结果见正文)。 问题五:我们从教育、法律、科技这三个方面,针对长江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理长江污染的措施。 问题重述 基本模型假设 1、假设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为题中四个,即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值。 2、假设河道的长度远大于其宽度与深度。 3、假设我们研究的是稳定条件下的水流,污染物的扩散作用忽略。 4、假设相邻观测点间河道中的污染源可等效成稳定连续点源,且位于该段河道的中央。 5、假设在短时期内,河道中各观测点间的水流速度保持稳定。 符号说明 , 站点编号: 点位名称 四川攀枝花 重庆朱沱? 湖北宜昌南津关? 湖南岳阳城陵矶? 江西九江河西水厂? 安徽安庆皖河口? 序号S 1 2 3 4 5 6 点位名称 江苏南京林山? 四川乐山岷江大桥? 四川宜宾凉姜沟? 四川泸州沱江二桥? 湖北丹江口胡家岭? 湖南长沙新港? 序号S 7 8 9 10 11 12 点位名称 湖南岳阳岳阳楼? 湖北武汉宗关? 江西南昌滁槎? 江西九江蛤蟆石? 江苏扬州三江营?   序号S 13 14 15 16 17   问题分析 第一问寻找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然后将17个观测站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带入评价体系,从而分别得到17个观测站的水质评价结果,这样可以分析长江水质的总体水平,并可以比较各观测站的水质。 根据水质评价的四个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值,可以将水质分为6个等级: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由于6个等级之间是一种过渡过程,具有模糊性,且水环境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控制的复杂的模糊系统,据此特点,我们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所给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一个合理的评价结果。 第二问由数据表格知有7个干流观测点,可分为6个河段。对每个河段进行分析,研究段首和段尾两个站点的污染物浓度、水流速、水流量与该河段排污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简化问题,将每个河段内所有污染源等效为一个段中央的污染源。我们知道,污染物从上游流向下游,会发生降解,由题意整个干流的降解系数可认为是一个常数,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流体污染物浓度满足一维水质模型,由此可以求出每段段首污染物经自然降解,到达段尾的剩余量和段中央排放的污染物到达段尾的剩余量,两者之和等于段尾的污染物量,由此建立方程。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就可以求出每个河段每月的排污量,继而求得13月平均排污量,再将其比上河段长度,得到每千米每月的平均排污量,它是一个可比性的指标,由此指标的大小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