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梅异常产褥妇女护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血栓性静脉炎:如怀疑有肺栓塞加用肝素 5、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应积极大力抢救,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处理感染灶 患者,女性,26岁,分娩后第2天起,连续3天体温持续在38℃左右。查体:子宫硬、无压痛,会阴侧切口红肿、疼痛,恶露淡红色,无臭味,双乳软,无红肿。该产妇发热的原因可能是 A、产褥感染 B、急性乳腺炎 C、上呼吸道感染 D、急性子宫内膜炎 E、会阴侧切口感染 产妇,31岁,产后3天出现低热,下腹痛,恶露增多伴臭味。查体:子宫体软,子宫底脐上1指。应考虑为 A、子宫内膜炎 B、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急性宫颈炎 产妇,21岁,产后1周出现寒战、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水肿,皮肤发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炎 B、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急性宫颈炎 产妇,24岁,产后第3天出现畏寒、高热,体温高达40℃,伴有恶心、呕吐、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内膜炎 B、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D、急性盆腔腹膜炎 E、急性宫颈炎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生殖道创面及全身感染有关。 2.急性疼痛 与盆腔炎及伤口炎症刺激有关。 3.焦虑 与母婴隔离不能照顾孩子及认为产后患病不易治愈的旧观念有关。 【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 (1)协助或指导产妇采取半卧位。 促进恶露引流,防止感染扩散。 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宫缩剂。 (2)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 做好脓肿切开引流、后穹隆 穿刺、清宫术等护理配合。 【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恶露及伤口愈合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 (4)体温超过39℃者给予物理降温, 鼓励产妇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鼓励产妇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易消化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 【护理措施】 1.控制感染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避免院内感染。 2.缓解疼痛 (1)向产妇解释疼痛的原因, 进行心理安慰;会阴侧切者, 应健侧卧位,及时更换卫生垫, 保持切口干燥、清洁。 2.缓解疼痛 (2)每日擦洗或冲洗外阴2次,每次大小便后随时擦洗;会阴水肿者,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者,嘱其抬高患肢,局部保暖并给予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外阴伤口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擦洗。 禁止按摩 3.缓解焦虑 (1)向产妇及家属解释病情、治疗及预后情况。 (2)对暂停哺乳的产妇,应向产妇及家属解释原因,并告知感染控制后可继续哺乳,消除产妇顾虑。 (3)提供母婴接触的机会,鼓励家属及亲友为婴儿提供良好的照顾,以消除其焦虑情绪。 4.健康指导 (1)指导产妇产后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和适当运动。 (2)讲解产褥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保持会阴 部清洁,勤换卫生巾,注意用物消毒。 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4.健康指导 (3)指导产妇自我观察、识别产褥感染征象,如恶露异常、腹痛、发热等要及时就诊。 (4)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协助暂停哺乳的产妇定时吸奶,吸奶前先热敷乳房,疏通乳腺管,防止乳汁淤积,保持乳腺管通畅。 预防急性乳腺炎 目录 第一节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 从胎盘娩出至母体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h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正常值:温度为37℃左右 产褥病率 产褥感染 (最主要) 泌尿系统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乳腺炎 其它 第十二章 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 (一)病因 1.诱因 分娩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导致生殖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 再加上产后抵抗力下降,手术产、产道损伤 第十二章 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 2、病原体种类 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原体,以厌氧菌占优势。 3.感染来源 ①内源性感染:阴道里面的正常微生物群引起的感染; ②外源性感染: 致病菌由被污染的器械或 其他物品带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 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因 (二)病理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 会阴伤口导致的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的组织内,针孔流脓 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增多。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