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学课件完全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脉方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 *   总按 5、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6、五十动: “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四)平 脉 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 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无胃为死” 《素问?玉机真脏篇》 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脉经》 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课堂小结: 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 (五)病脉 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 3、洪脉、细脉 4、长脉、短脉 5、虚脉、实脉 6、滑脉、涩脉 7、弦脉、紧脉 8、结脉、代脉、促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 脉位分类  浮脉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脉理: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 浮紧--表寒 浮数--表热 浮缓--伤风 浮芤--伤暑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位分类  沉脉 【临床意义】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  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疼,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伤寒论》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 脉率分类  迟脉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   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迟而无力之脉。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 “作者临床常见五更泄,多见迟而无力的脉象,特别是两尺尤甚,以四神丸补命门火,温脾阳。” 刘冠军  脉率分类  迟脉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 《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以免误诊” 刘冠军 长期进行体育煅炼的人,坚持练气功的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缓为身体良好的表现。 4、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 脉率分类 数脉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 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 《难经· 九难》:“数则为热” 《脉药联珠》:“凡数脉总由火毒”  2)主虚证--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2、 胸 痛 (1)肺热——胸痛发热,咳喘,吐黄痰 (2)气滞证——胸胀痛走窜,太息善怒 (3)瘀血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4)胸阳不振,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胸痛憋闷,痛引肩背 (5)真心痛——胸痛彻背如针刺刀绞,面色青紫,脉微欲绝 问头身胸腹不适 (二)胸闷:与心、肺有关 (三)心悸:心悸—心中悸动不安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