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锂离子电池生产流程
检测标准
2
什么叫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y
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XCoO2、LiXNiO2 、LiXMnO2 、LiFePO4和三元复合材料。
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XC6。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被形象的称为“摇椅电池”。
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
3
锂电池工艺流程—时间
电池生产周期(到搁置前)为8.5天,搁置3天后入库,存放7天后发货,总共18.5天。
4
锂离子电池结构——正极
正极基体:铝箔(约0.016mm厚)
正极物质:LiFePO4+碳黑+PVDF
正极集流体:铝带(约0.1mm厚)
高温胶带(约0.05mm厚)
电池放电时从外电路获得电子的电极,此时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常是电位高的电极。锂离子电池中的钴酸锂、锰酸锂电极等。
5
锂离子电池结构——负极
负极基体:铜箔(约0.010mm厚)
负极物质:石墨+CMC+SBR
负极集流体:镍带(约0.07mm厚)
电池放电时向外电路输送电子的电极,此时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常是电位低的电极,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电极。
6
锂离子电池结构——隔膜
材质:单层PE(聚乙烯)或者
三层复合PP(聚丙烯)
+PE+PP
厚度:单层一般为0.016~0.020mm
三层一般为0.020~0.025mm
隔膜﹝separation film﹞——是放置于两极之间,作为隔离电极的装置,藉以避免两极上的活性物质直接接触而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但隔膜仍需能让带电离子通过,以形成通路。
隔膜要求:
①离子透过度大
②机械性强度适当
③本身为绝缘体
④不与电解液及电极发生反应
7
锂离子电池结构——电解液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吸湿性。
应用:
主要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只能
在干燥环境下使用操作(如环境水分小于20ppm的手套箱内)。
规格:
溶剂组成 DMC:EMC:EC =1:1:1 (重量比)
LiPF6浓度 1mol/l
质量指标:
密度(25℃)g/cm3 1.23±0.03
水分(卡尔费休法) ≤20ppm
游离酸(以HF计) ≤50ppm
电导率(25℃) 10.4±0.5 ms/cm
8
锂离子电池的命名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命名也分圆柱形和方形、扣式几种:
圆柱形的命名用三个字母和5位数字来表示,前两个字母表示锂离子电池(LI),后一个字母表示圆柱形(R),前两位数字表示以mm为单位的最大直径,后三位数字表示以0.lmm为单位的最大高度,如LIR18500即表示直径为18mm,高50mm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Ø 18mm
高度
50mm
LIR18500
9
方形的命名
用三个字母和6位数字来表示,前两个字母表示锂离子电池(LI),后一个字母表示方形(S),前两位数字表示以mm为单位的最大厚度,中间两位数字表示以mm为单位的宽度,后两位数字以mm为单位的最大高度,如LIS043048即表示厚度为4mm,宽30mm,高48mm的方形锂离子电池。
LIS043048
10
国际常用锂电池检测标准(一)
一、IEC/EN62133:2003
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单体蓄电池(电芯)和蓄电池组:便携式蓄电
芯及使用期制造的电池、便携应用的安全要求。
二、IEEE 1725:2006及CTIA认证程序
移动电话用可充电电池标准。
三、IEEE1625:2008
移动计算机用可充电电池标准
四、IEC 61960:2003/EN61960:2004
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单体蓄电池(电芯)和蓄电池组:便携式锂单
体蓄电池(电芯)和锂蓄电池组
五、韩国KPS认证主要测试标准UN38.3-2003
UN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建议,手册及试验标准,第38.3节
11
六、IEC 61959:2004/EN 61959:2004
含碱性或非酸性电解液的单体蓄电池和蓄电池:便携式密封锂单体蓄电
池和锂蓄电池的机械试验
七、JIS C 87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