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颈淋巴结结核 多见于年轻人,一侧或双侧发生,以一侧多见。 肿大的淋巴结常多个发生,大小不一,直径多在1-2cm之间,可互相融合。病理上多有干酪性变,后期可坏死液化形成脓肿或破溃后向皮肤穿破形成窦道。 临床上多以颈部肿块就诊,常见耳后、颈外侧浅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无痛,可移动,若局部皮肤形成窦道则有豆渣样或米汤样脓液流出。尚有盗汗、血沉加快等全身症状。 颈淋巴结结核 CT和MRI:示颈部胸锁乳突肌前后缘单个或多个结节影,常多发,直径1-2cm之间,病灶边界清楚,CT密度与肌肉、血管接近,边缘密度高于中心,MRI上T1WI为等或低信号,与肌肉信号相近,T2WI为高信号,中央部分T1WI信号更低,T2WI信号更高,增强扫描后结节呈边缘性环形强化,环壁较规则,中心不强化,提示干酪性结核脓肿的存在,常可见数个环形强化灶融合在一起。 女,21岁,发现左颈肿物7月,破溃 颈血管鞘区病变:颈动脉体瘤 为副神经节瘤,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肿瘤,常见于颈总动脉分叉部。 肿瘤质地中等,有包膜,表面光整,切面红褐色,有丰富的滋养血管,镜下肿瘤为富含血管性肉芽组织,肿块主要由颈外动脉供血,增大后可压迫或包绕颈总动脉和颈内、外动脉,并压迫第Ⅸ-Ⅻ脑神经及颈交感神经。 颈部肿块多位于下颌角下方和胸锁乳突肌前面,可压缩,不痛,与皮肤无粘连。颈交感神经受压时,可出现Homer征,少数病人压迫肿块时还可发生晕厥,血压下降和心搏减缓。 颈动脉体瘤 CT:肿瘤位于颈动脉间隙,向咽侧壁突出,平扫表现为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界清楚、规则, 增强扫描后有明显的强化,小肿瘤均匀强化,较大时常不均匀强化,常接近动脉血管的密度,肿瘤常推移颈内外动脉,表现为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度增大,两动脉之间距离增大。 CTA颈动脉的三维重建图像上,可见颈总动脉分叉处上方的颈内、外动脉之间的距离呈杯状扩大的特征。 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CT 颈动脉体瘤 MRI: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准确位置和全貌。肿瘤T1WI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 注射Gd-DTPA有明显增强效应。因肿瘤血管丰富,有时可见T1WI及T2WI条状迂曲的低信号影(流空信号影),称“椒盐征”,为本病特征。 可清楚显示颈部血管的推移情况。 . 颈动脉体瘤CT,MRI 颈动脉体瘤 颈部神经鞘瘤 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又称施万瘤。颈部神经鞘瘤常见于颈动脉间隙,来自于迷走、舌下神经干及颈交感丛。 肿瘤呈球形或椭圆形,单发,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由细胞成分和疏松的粘液样成分构成,肿瘤较大时常见坏死液化,镜下多由梭形细胞组成。 多发于30—40岁成年人,病程较长,表现为颈侧部肿块,生长缓慢,边缘清楚,表面光滑质软,较大时可压迫邻近结构出现疼痛及神经受压症状。 颈部神经鞘瘤 CT:CT表现为颈动脉间隙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小肿瘤密度均匀,较大肿块中央常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增强后肿块有一定程度强化,小肿瘤均匀强化,较大肿瘤坏死液化区不强化,肿块向前方推移颈内外动脉,颈内外动脉分叉可扩大,但不如颈动脉体瘤常见或明显。 男,30,发现左颈部肿物1年 神经鞘瘤 颈部神经鞘瘤 MRI:肿块位于颈动脉间隙内,呈梭形,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注入Gd-DTPA后有强化,囊变坏死区T1WI为更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注入C,d-DTPA后不强化,MBA及MRI冠、矢状面可直观地显示肿瘤与颈内外动脉之间的关系。 男,54,左颈部肿物2年 颈部正常解剖 颈部前区:下咽部 喉 食管 甲状腺 两外侧区:胸锁乳突肌 颈鞘血管 颈部后区:颈椎 伸肌群 屈肌群 CT上能分辨颈部软组织,皮下脂肪为均匀低密度影,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结呈中等密度。筋膜不能分辨。各组织间有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充填,呈低密度。 MRI上T1WI或T2WI皮下脂肪均呈高信号,肌肉神经淋巴结呈中等信号,动静脉呈流空信号,各间隙脂肪结缔组织呈高信号。 环状软骨平面 环状软骨 甲状软骨 下角 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 椎动脉 甲状腺 上极 舌骨平面 颈总动脉 颌下腺 淋巴结 颈内静脉 梨状窝 舌骨 颈动脉鞘区解剖 颈外动脉 颈内静脉 颈内动脉 颈部基本病变 1.颈部淋巴结肿大: 正常淋巴结小于5MM, 5-8MM提示可疑增大,大于8MM则认为增大。 常见于炎症、TB、转移瘤、淋巴瘤。 CT上表现为等密度结节肿块,位于颈各间隙内,增强后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MRI T1WI呈较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2.软组织肿块:见于各种肿瘤、炎症。 3.正常结构移位:见于各种占位性病变。 4.气管血管狭窄闭塞:见于外伤、肿瘤、气管软骨坏死。 颈前区病变:甲状腺囊肿、甲状舌管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