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检测和评价.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检测与评价长荣大学 职业暨环境与食品全研究中心主任张振平 副教授学经历简介经历专职台北市政府劳工检查所技正劳委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组长兼职台科大、中山医大、中国医大副教授卫生部疾病管制署咨询委员(迄今)CNS安全卫生标准起草委员(迄今)教育部实验室安全卫生咨询委员(迄今)学历成大环工系毕台大公卫所硕士台大环境卫生所博士职业病防护vs 通风控制工程通风工程捕集污染物物理性、化学性管线输送流体力学、输送现象净化排出吸附、过滤、反应职业卫生认知找出问题评估确认问题的风险控制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控制工程效果检测控制基本概念检测方式整体换气General ventilatin与局部排气 Local exhaust使用时机局部排气污染物毒性高、浓度高(量多)污染源分布面积小污染物进入空气速度快且无一定规律作业人员呼吸带离污染源较近拟回收废气中有用物质整体换气污染物毒性低、浓度低(量少)污染源分布广泛污染物进入空气速度慢且均匀作业人员呼吸带离污染源较远概说- - 有害物依健康风险分类危害低等,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不造成不适或抱怨;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不造成累积性健康危害;瞬间大量吸入不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Ex.厌恶性粉尘(惰性粉尘)危害中低等,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不造成累积健康危害,但使部分劳工刺激不适;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不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但使劳工严重困扰;瞬间大量吸入不排除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的可能性,但即使是较严重的案例,致命机率(包括间接致死)仍低。危害中等,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环境,可能造成累积健康危害;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可能造成无法回复的健康危害;瞬间大量吸入时,可能致命(包括间接致死)。Ex.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危害最高,法规或规范建议应避免劳工吸入。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环境或短时间暴露于较高浓度时,可能致癌、永久损害生殖系统或脏器功能,甚至致死。EX-Beneze常见职业卫生工程改善方法包围密闭,隔音,吸音,防震噪音高温遮蔽通风1.整体换气2.局部排气粉尘化学品(有机溶剂,特定化学物质,毒化物,铅等)防护设备有效性设置前实场资料搜集设置前降低健康风险前提下通风硬件效能需求专业技术文件化通风硬件设计可执行之技术通风硬件施工设置后通风硬件验收运转期间性能维护保养与评估(自动检查)性能维护局部排气结构暨组件 排气导管 吸气导管空气清净设备 排气口 排气机 气罩局部排气各组件功能气罩:限制或减少危害物自发生源向外飞散的作用,并导引空气以最有效的方式捕集危害物。风管:所捕集含有危害物之气流,导引至空气清净装置,处理后排放至外界。空气清净装置:处理有害物。排气机:供给抽气气流,并克服压力损失。通风设备性能检测评估系统性能相对捕集效率(η)追踪物质释放系统系统性能1. 压力(Pv、Ps)2. 风速(v)气罩效能评估方式 (1)工程角度设计时间数值运算(风速分布)小型熱浴式試驗機通風設備.avi计算机动画仿真小型熱浴式試驗機通風設備.avi(小型熱浴式試驗機通風設備.avi空气流线小型熱浴式試驗機通風設備.avi)气罩效能评估方式 (1)工程角度(续)完成后实体系统性能量测油雾滴产生处风速(Vc)气罩开口面风速(Vh)气罩与导管接合处风速(Vd) 气罩与导管内压力(Pv、Ps)系统性能各处风速 Vc、Vh、Vd 压力Pv、Ps气罩效能评估方式 (2)工程角度(续)间接:逸散环境浓度(Co)与气罩内浓度(Ci)量测评估指标:I / O ratio (Ci / Co)追踪物质:实际油雾滴,微粒(Arizon Dust),SF6,R-134a设备:释放系统,量测系统(MOUDI,CPC , APS,SMPS)气罩效能评估方式 (2)工程角度(续)直接:捕集效率(η)量测(定量释放追踪物质Cr) 评估指标: η = Ci / Cr追踪物质:微粒(Arizon Dust),SF6,R-134a设备:释放系统,量测系统(MOUDI,CPC , APS,SMPS)定量释放追踪物质浓度(Cr)气罩后端追踪物质浓度(Ci)气罩效能评估方式 (2)职业卫生或使用者暴露评估角度职业卫生相关之个人暴露浓度 (Cw)。剂量评估(根据环境浓度与例径分布量测结果)Cw个人采样暴露浓度 电路板或网板清洗未设气罩有害物逸散具有效捕集能力之气罩区域采样有害物浓度个人暴露电路板或网板清洗改善控制岗亭式气罩内设置栏栅式侧吸开口与平台之夹角为60度气罩尽可能包覆作业区(岗亭式气罩)内部负压开口发烟测试烟雾流向气罩内部风速设计条件栏栅式侧吸开口处1m/s以上发生源处风速0.5m/s以上导管内风速1~5m/s表面处理(电镀或网板印刷)气罩形式设计不佳未设气罩深度不足距离过远包覆性不足(易受横风影响)风速不足风速分布不均匀风速方向错误表面处理(电镀或网板印刷)改善控制-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