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明清时期诗文论述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明清时期诗文论述评 2010年第6期 第28卷 (总第119期) 毕节学院 JOURNALOFBIJIEUNIVERSITY NO.6.2010 Vo1.28 GeneralNo.119 彝族明清时期诗文论述评 左玉堂 (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昆明650118) 摘要:彝族诗文论.经魏晋南北朝,唐宋的发展,明清沿其传,发展成了诗文论创作潮流,不 仅产生了一批用母语五言诗写作的诗文论,而且产生了用汉语着述的诗文论,这是彝族诗文论繁荣 和发展的标志.这些诗文论论着,思想内涵丰富,接触到了一些文学理论的带根本性的问题——关 于文学与生活,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于文学想象与虚构,关于文学创作方法与技巧,关于文学 的品位与风格,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等.今天仍然能够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窟示和借鉴. 关键词:彝族;诗文论;《古文笔法》;气格说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059(2010)06-0023-06 明清时期,是彝族作家文学崛起时期,也是彝族诗文论继唐宋时期诗文论的发展而继续发展的时期. 唐南诏国时期,南招第五,六,七代王阁逻风,异牟寻,寻阁劝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政治抒情散文《南 诏德化碑》碑文,《与韦皋书》,《誓文》和政治抒情诗《星回节》,开创了彝族文人用汉语进行散文,诗歌创 作的先河.《南诏德化碑》碑文,气势雄阔,才情超绝,被誉为冠盖古滇的南诏雄文;《星回节》诗被收入 《全唐诗》;南诏十二代王隆舜的诗歌赋富有卓然唐音之赞誉.几代诏王的散文,诗歌赋对后世作家文 学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明清时期,在中华诗坛上,涌现出了以左正,左文臣,左文彖,左明理,左 世瑞,左熙俊,左嘉谟,左章照等左氏家族,高乃裕,高守藩,高甭映,高厚德等高氏家族和余家驹,余珍, 余昭,余达父等余氏家族以及禄洪,李云程,那文凤,黄思永,鲁大宗,安履贞,安履泰等诗人群.这些诗 人群,虽身处祖国大西南,但汉语造诣都很高,能够娴熟地运用汉语进行诗歌创作,写下了相当多的富 有民族特色的,富有魏晋之风的优秀诗作,诗集,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足以与祖国内地的作品相媲 美.这是彝族作家文学崛起的一个里程碑. 与彝族民间诗歌和诗人诗歌创作逢勃发展相适应,在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文论,诗律论 和唐宋时期的诗文论的基础上,这一时期,又产生了多种用母语五言体诗形式写作的诗文论,并产生 了用汉语写作的文艺理论着作,在彝族诗歌理论史上树起了光辉的旗帜.在彝族文学史上,乃至文化史 上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与总结.有鉴于此,本文拟就明清时期的诗文论 作一评述. 一 ,《彝诗史话》① 作者佚名,确切的写作年代亦无可考.《彝诗史话》有些发前人之所未发的东西,论及以下诸多问题: 第一,揭示了彝族诗歌发展的大致脉络.作者在诗论中说,到他这个时代,彝族诗歌已有很大发展, 诗歌论着也颇多,仅且合家支家就拥有80篇诗文论.由此可见,当时彝族诗歌理论的繁荣情况. 第二,评述了大师《彝族诗文论》作者,着名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举奢哲和《彝语诗律论》作者,着 收稿日期:2009—12—25 作者简介:左玉堂(1938~),男(彝族),云南巍山人,原云南民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研究员.现任云南省民间文艺家 协会名誉主席,省文联名誉委员,云南彝学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民族文学. ? 23? 名诗人,诗歌理论家阿买妮两位大师的身世,生平.作者在诗论中云:哎哺十一代,出了举奢哲;恒也(家 支)这一家,生了一强女,此女名叫呀,名叫阿买妮.举奢哲他呀,读书很用功,眼过千卷书,能背千篇文; 阿买妮这女,生来很聪明,天上事她懂,地上事她知.作者说,举奢哲与阿买妮,早已就相识,他俩相友 善,他俩相帮助,他俩植文根.又说:举奢哲与阿买妮,一同住在实勺家,在那里谈文,在那里谈诗,不写 的也写,人间万物写;不谈的也谈,诗文从根谈.奢哲的诗文,诗文遍天下;阿买妮诗音,诗音到处传.这 些论述,对后人研究举奢哲,阿买妮两位大师的生平及他们的论着,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第三,《彝诗史话》也强调诗歌的韵律.作者指出:诗歌无韵不成体,不押不成诗.在论述中,他力 主诗歌要讲求韵律,这样诗才美,读来也才朗朗上12I,读者也才容易记住. 第四,《彝诗史话》还触及到母语诗句的声调.作者指出:鲁有鲁的调,朵有朵的声;声调句中出,韵 律字内分.又说:音调有阴阳,高声阴为主,低声阳为合;阴者要有主,阳者要能合.这些是作者对诗 歌艺术的见解. 第五,《彝诗史话》对前人的诗魂说作了另一种意思的解释.作者云:诗有诗的主,韵有韵的根. 写诗不讲韵,诗歌无灵魂;诗中魂为主,万事万物生.诸家并立,各树一帜,各抒己见,各有千秋. 二,《诗音与诗魂》 《诗音与诗魂》①的作者佚名,确切的写作年代无可考.《诗音与诗魂》,首先谈论诗歌格律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