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 与贾似道友善。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 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 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下面是 踏莎行·润玉笼绡 宋代吴文英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译文 柔润如同白玉的肌肤,罩着菲薄透明的纱衣。 用罗绢团扇轻轻遮蔽着浅红的樱桃小口。 脖颈上围着绣花圈饰,还散发着淡淡的脂粉香气。 大红的舞裙上,石榴花的花纹重重叠起,艾草枝儿斜插着舞乱的发髻。 午梦迷离。 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看窗前的月影,只是片刻转移。 手腕上红丝线勒出的印痕刚刚褪去。 江面上的雨声淅淅沥沥,却无法望到思念中的你。 只有萧萧的晚风吹着菰叶,那境味简直就像已经到了秋季。 注释 踏莎ō行调名从唐韩翃诗句踏莎行草过春溪而来。 双调,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起首四个四言句,前人多用对偶。 润玉指肌肤。 笼绡簿纱衣服。 檀樱浅红色的樱桃小口。 檀,浅红色,唐罗隐《牡丹》诗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绣圈绣花圈饰。 榴心形容歌女红色舞裙上印着重叠的石榴子花纹。 艾枝端午节用艾叶做成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 见《荆札岁时记》。 一箭指刻漏。 古代计时工具。 香瘢ā指手腕斑痕。 红丝腕民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在腕了以驱鬼祛邪。 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 见《风俗通》。 菰ū水生植物,也称茭白,可作菜,子实可食。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 在词人的词集中有大量的作品主题都是怀念他一去、一死的苏、杭二妾。 据杨铁夫《吴梦窗事迹考》断定,这首《踏莎行》就是为怀念苏州姬妾而作。 赏析 这是首感梦词,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朦胧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两句,以舞裙暗示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节令。 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叹舞裙空置,推测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上片五句,句句写梦,却始终不点破是说梦。 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 句中的千山二字,表明梦魂与现实距离之遥远。 这一句是写山长水远,路途阻隔,只有梦魂才无远弗届。 对下句窗阴一箭,前人大都解说为慨叹光阴似箭,与梦中人分别已久。 但这里的一箭,似指漏箭,这不是感叹光阴逝去之速,而是说刻漏移动之微。 联系上句,作者写的是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景。 两句合起来,既深得梦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作者午梦初回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 换头两句刚写到梦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词笔重又拉回到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 这一词笔的跳动,正是如实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灵状态和感情状态。 在这片刻,对作者说来,此身虽已从梦中觉醒,而此心却仍留在梦中。 梦中,他还分明见到其人依端午习俗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 如果联系他另外写的几首端午忆姬之作,可发现,词人对伊人之在端午日以采丝系腕一事留有特别深刻的印象。 这就无怪他在这次梦中也注意及此,并在梦醒后仍念念不忘了。 歇拍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两句,则两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此词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十分真切;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异常缥缈。 也许正因其幻而益真,真而益幻,所以才具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这种境界所吸引,而又感其乍离乍合,难以追寻。 就连最不喜欢梦窗词的王国维也对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大加赞赏,这不仅是因为这两句所摄取的眼前景物——雨声、晚风、菰叶,既衬托出、也寄寓着作者在梦醒后难以言达的情思和哀怨,同时兼有以景托情和融情入景之妙。 【吴文英《踏莎行·润玉笼绡》诗词赏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