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土石方工程作业指导书
目 次
1 适用范围 423
2 编写依据 423
3 作业流程图 423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23
5 作业准备 13
6 作业方法 6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9
1 适用范围
本节适用于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架空线路工程的一般土石方工程(一般土石方作业、泥水坑及流砂坑开挖作业、岩石开挖作业、掏挖基坑开挖作业)施工。
2 编写依据
表2 编 写 依 据
序号
引用资料名称
1
GB 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DL/T 5168—200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
3
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Q/CSG 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
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工程质量控制作业标准(WHS)》
3 作业流程图
图3 作业流程图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一般土石方工程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一般土石方工程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TSFGC-01-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5 作业准备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序号
项目
内 容
确认人
说明
1
任务单
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2
相关证照
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有效
3
工程合同或协议
合同及安全协议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有效
4
图纸
设计图纸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5
施工方案
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
本工序施工负责人
经审批
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1
人员配置
项目负责人、施工员、测量员、质安员等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满足施工安全、质量、进度需要的施工作业人员
技术岗位必须持有与作业工种相应、有效的上岗证
2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设备、材料
施工所需材料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内容相对应的器具、机械及工器具、仪表
施工所需的工器具、机械、测量仪器等
根据现场情况使用的工器具、机械符合相关要求。仪器、仪表使用前必须经有资质的单位检验合格且在检测有效期内才能使用
5
完成开工程序
工作负责人向项目负责人报开工,并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向监理单位开工报审手续
施工准备完成后可报开工,当施工准备不足时,上报该项目负责人协调解决
6 作业方法
表6 作业方法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1
作业前工作
(1) 现场施工负责人向进入本施工范围的所有工作人员明确交待本次施工设备状态、作业内容、作业范围、进度要求、特殊项目施工要求、作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人员分工,并签署(班组级)安全技术交底表。 (2) 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办理相关的工作许可手续,开工前做好现场施工防护围蔽警示措施;夜间施工的须有足够的照明。 (3) 现场施工负责人组织检查确认进入本施工范围所有工作人员的是否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及着装,并带领施工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
按安规规定佩戴统一的安全帽,统一佩戴有个人照片的作业证(或胸卡证),穿着统一的工作服
2
开始主要作业
现场施工负责人发出许可开工命令
3
线路定位复测
(1) 线路定位前必须依据设计提供的数据对杆塔中心桩进行复测,复测完成后进行基坑定位。 (2) 复测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1)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50mm。 2)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小于设计档距的1%。 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小于1′30″。 (3) 在以下特殊地点应重点复核: 1)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2)杆塔位间交叉跨越物的标高。 3)相邻杆塔位的相对标高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