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管理毒理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上海甲肝暴发 中国山西朔州毒酒事件 中国南京汤山中毒事件 中国河北自沟苯中毒事件 日本O-157 事件 印度博帕尔灾难 德法荷比二恶英事件 英国疯牛病 化学品管理的组织机构 美国:FDA—食品,药品和化妆品 EPA—农药和环境化学物 OSHA—工业化学物 中国:卫生部—食品、化妆品、涉及饮用水卫 生安全产品和消毒药剂 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 农业部—农药、兽药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化学品 公安部—爆炸品 危险度评价 ----基本概念 危险度 安全性;安全性与危险度的区别 可接受危险度 实际安全剂量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评价与危险度管理的构成 安全性评价 现有的较具代表性的安全性评价程序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农药毒性试验方法暂行规定》 《化妆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接触评定涉及环境有害物质与接触人群两方面的研究。 对于待评物质,要弄清它的来源、在环境中存在的总量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分布、转运、转化的情况和消长规律; 对于接触人群,要掌握人数、构成、范围等资料,特别注意抽样的代表性问题。 通过对前三个阶段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估算待评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即危险度)的估计值,并以文件的形式阐明该物质可能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为政府管理机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危险度特征分析 (risk characterization) 1.有阈值化学毒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 (1)估计接触剂量达到危险水平的人数 一般以RfD为衡量标准。接触剂量如大于RfD者,可认为出现危险的可能性较大,由此求出达到危险水平的总人数。 (2)高危人群总接触量估计值(estimated exposure dose, EED) EED为来自各条途径的化学物质的总接触量。如EED小于或等于RfD,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小,反之则大。 (3)接触界限值 (margin of exposure,MOE) MOE = NOAEL或LOAEL/EED 用MOE与推导RfD的UFs与MF之乘积比较,如MOE大于或等于该乘积,说明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小;反之,可能性大。 (4)用危险度估计值表示 即根据RfD和EED计算接触人群的终生危险度 R = (EED/RfD) ? 10-6 R为发生某种健康危害的终生危险度 10-6为与RfD对应的可接受危险度水平 2.无阈值化学毒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 主要指致癌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包括计算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和超额病例数(number of excess cases)两部分内容。 (1)计算终生(以70岁计)超额危险度R R = 1-exp[-(q1? (人)? D)] R = 1-exp[-(Q ? D)] R为因接触致癌物而生癌的终生概率(数值为0-1)。 D为个体日均接触剂量率,单位为mg/(kg·d)。 当q1? (人)? D的值小于0.01时,上面公式可简化为: R = q1? (人)? D或R = Q?D (2)计算人均年超额危险度R (py) R(py) = R/70 70指0岁组人群的期望寿命为70岁。 (3)计算特定人群的年超额病例数EC EC = R(py) ? (AG/70)??Pn。 AG为标准人群平均年龄(根据近期人口普查资料确定)。 Pn 为平均年龄为n的年龄组人数。 实验动物资料向人外推; 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 较短染毒时间向长期持续接触外推; 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资料不足 (五)危险度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接触评定阶段,由于人体可经由多个途径接触化学毒物,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接触化学毒物的数量与种类也不相同,会给接触总量的估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样本抽取的大小和代表性不合适,也会产生不确定性。 以危险度评价的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公共卫生、经济、工程、法律、政治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费用-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的危险度,制订有效的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予以实施,以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 三、危险度管理 (risk management) 措施包括制订和执行特定化学毒物的卫生标准,对生活和生产环境进行监测,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以及为控制危害发生将要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等。 科学研究 危险度评价 待评物质损害作用的实验室检查和现场观察 从高剂量到低剂量、从动物到人的外推,毒性机制研究 环境污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