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荒诞的审美特征 1、对荒诞的基本内涵的界定 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形态之一,荒诞是一个现代意义的美学范畴。 对于荒诞,我们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界定:第一,荒诞是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概念,另一个是关于审美形态的范畴。 作为一个关于审美形态范畴的荒诞,它是与现实的荒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在一般的人生实践的层面上,荒诞并不能被指称为审美形态,而只能是一种人生的异化形态,只有当荒诞成为被解剖、批判和反思的对象,也就是在荒诞之中包含了新的价值取向时,荒诞才可能从原初的人的异化蜕变为审美形态”。 “荒诞作为审美形态与西方现实生活中的荒诞现象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可以说现实中的荒诞是审美形态的荒诞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而作为审美形态的“荒诞”,则是对现实中荒诞的人生实践以审美的方式所作的否定、批判和反思”。 作为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概念: 作为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概念,荒诞所具有的内涵就是现代社会高度的异化以及对异化社会的绝望,对自我孤立无助的无奈。 在异化的现实世界,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人脱离了宗教神学的统治,回到了世俗生活,主体性成长起来,可以自由地进行选择。但人的这种选择面临一种荒谬的处境,即主体被陌生的异己力量所支配,而个体的人又不能改变这种状况,于是人就会发现,理性和主体的自由都是虚假的,生存意义也是虚无,于是产生了荒诞的感受。 关于审美形态的荒诞内涵的界定: 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人的生存意义或生存状态、生存体验在于,“异化的现实生存是无意义的,而那些通行的意识形态所宣扬的价值观念都是虚假的,人们尊崇的理性也不是最高的真理,“上帝死了”(尼采语)对上帝的信仰也动摇、失落了。这样,荒诞范畴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现存世界。荒诞派艺术家尤奈斯库对荒诞下了这样的定义:“荒诞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的根源隔绝以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75、358页)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主要有: 贝克特:《等待戈多》(1952)、《美好的日子》(1961), 阿达莫夫:《一切人反对一切人》(1953)、《塔拉纳教授》(1953), 尤内斯库:《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2), 热内:《女仆》(1947)、《阳台》(1956)、《黑人》(1958)等。 荒诞派戏剧: 1953年,法国巴黎的巴比伦剧院首演了一部名为《等待戈多》的话剧,并获得极大的成功。剧作者是贝克特。 《等待戈多》: 人物有爱斯特拉贡、弗拉第米尔、幸运儿、波卓、一个小男孩。 《等待戈多》是一出两幕剧。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又来的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 。 贝克特在他的剧作里塑造的人物都是些病态、丑恶的流浪汉、瘪三、残废者、老人。从《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最后一局》中的4个残废人,汉姆和他的缩在垃圾桶里不时探头出来觅食的双亲,到《美好的日子》里埋在沙土中的老妇温尼,都是些丧失自我、徒具人形的人。一方面呼号自我的不存在,一方面又在探索寻找自我。他在剧作中一再表现的另一个基本命题,即人在死亡面前束手无策,人生荒诞绝望,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死亡。 尤内斯库的剧作描述了现实的荒诞、人格的消失、人生的空虚和人的存在无希望无意义。 阿达莫夫剧作中的人物几乎全是还原为人的原型的人,旨在揭示物质文明的残酷而又冷漠无情。 热内的剧作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化罪恶,使邪恶成为美德,视黑暗为光明的化身,把地狱变为天堂。他笔下的人物全是正常社会之外的人,并表明人世间现存的一切都是梦幻和骗局。 2、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审美形态,第一,是因为荒诞具有自身得以产生的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二,是因为西方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荒诞的清醒的认识;第三,是因为艺术家以创造荒诞的艺术形式来反抗荒诞和追求自由以及人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