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课标卷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提分训练精选(三).docVIP

2019课标卷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提分训练精选(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题专练(八) 24.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而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孟子认为 A.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B.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 C.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民D.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 25.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 C.精耕细作的重要 D.生产效率的低下 26.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姑”。这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B.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C.伦理制约皇权 D.儒家主流地位受冲击 27.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汇合到16世纪才开始,西方的影响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 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缺乏 A.文明交流的技术条件 B.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 C.文明交流的历史基础 D.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28.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 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 D.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29.梁启超在《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说:“取六经义理制度微言大义,一一证以近事新理以发明之,然后孔子垂法万世、范围六合之真乃见。”而其老师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则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两者的共同目的是(  ) A.驳斥“中体西用”思想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为维新变法创造历史依据 D.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 30.数据分析对于历史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清两国士兵体格比较表。据此可推知(  ) 年龄 (平均) 身长 (CM) 体重 (KG) 胸围 (CM) 呼吸缩长差(CM) 肺活量 (MI) 握力 (KG) 日本兵 21岁5个月 164.8 61.3 85.1 7.03 3631.0 41.0 清国兵 28岁10个月 166.6 54.8 89.7 6.70 3029.0 31.0 A.清军体质全面不及日军 B.日本更加重视军队建设 C.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D.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31.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 32.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B.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C.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33.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年份 棉织品 煤 生铁 汽船 毛织品 人口 1750 1 1.0 1.0 - 1.0 1.0 1800 24 2.1 6.7 1.0 1.4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2.2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 7.2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34. 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35.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

文档评论(0)

yyons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