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智勇多困于所溺 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⑤小学而大遗 ⑥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天下的人 ⑦是故圣益圣,愚亦愚 ⑧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⑨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幽深昏暗使人迷乱—— 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 * 词类活用概述 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稍稍宾客其父。 4、人皆得以隶使之。 1、名词——动词 2、名词——使动 3、名词——意动 4、名词——状语 1、名词——动词 A、籍吏民,封府库 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C、二月草已芽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E、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名词 副词(状语)+名词 名词+代词 能愿动词+名词 所+名词 规律一: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吾师道也(师:学习) 天雨墙坏(雨:下雨) 朝服衣冠(服:穿戴)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驴不胜怒,蹄之。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规律三: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 今王鼓乐于此。(鼓乐:击鼓奏乐) 鼓三通,锣三下(鼓、锣:打鼓、敲锣)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妻:娶妻子) 规律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所+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捞)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寓舍:居住)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馆:居住) 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可以译为“使……怎么样” 2、名词——使动 有些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带宾语,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就是活用为使动用法。 ①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②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臣:使……臣服 ④尔欲吴王我乎 吴王:让……做吴王 ⑤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东:使……向东去 ⑥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西南:使……向着西南方开着 3、名词——意动 意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的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动词的特性。可译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一般是名词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一般不用作意动。 名词意动用法举例: ①吾从而师之 ②鱼肉百姓 ③孟尝君客我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粪土当年万户侯 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幕天席地 4、名词——状语 一般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的,名词用在动词前,最常见的是充当主语。但有些名词处于动词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充当状语,构成一种偏正关系。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良庖岁更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规律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规律二:“名词+动词”结构,如果不是主谓关系,名词即活用作状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亲眼,亲耳)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乘船) ★注意:名词活用特殊现象 其实,“笼归”是“笼(之)归”的省略,“笼”后带有“之”字,不属于“名+动”这一形式,理解为“动词”是正确的。 “笼归”与“笼养之”,都属于“名+动” 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作动词。 笼养之:笼,用笼子。作状语。 1、廊腰缦回。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常以身翼蔽沛公 比喻形式, “像……”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 一、表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二.表动作行为的方式 1.群聚而笑之(人群——成群地)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眼睛——亲眼)(耳朵——亲耳) 3.吾得兄事之(兄长——用对待兄长之礼)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脸——当面) 5.道芷阳间行(小路——从小路) 三、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以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