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肛肠解剖和生理学;第一节 肛 门
一、肛门的构造
肛门是消化道末端的开口,位于臀部正中线上,会阴体与尾骨之间,平时紧闭,呈一纵裂,排便时张开呈圆形,直径可达3㎝。肛门前方连于会阴正中线,再向前与阴囊正中线相接,由肛门向后至尾骨尖形成一个纵沟。沟下有肛尾韧带,使肛管固定在尾骨尖腹侧。; 肛门周围的皮肤为鳞状上皮,皮肤较厚而松弛,又有很多放射形皱褶,有硬毛(属于阴毛)。皮内有丰富的毛囊、皮脂腺、汗腺、大汗腺、黑色素颗粒。肛门周围皮下有皱缩肌(肛门皱皮肌)、肛门静脉丛肛门缘位于肛门外括约肌皮下层的下缘。;二、肛门生理解剖的临床意义
1、肛门周围皮内有丰富的毛囊、汗腺、皮脂腺
当些分泌物增多发生堆积时,可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肛门瘙痒、湿疹、皮炎等皮肤病。另外,由于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肛门皮肤还可发生毛囊炎、汗腺炎、皮脂腺炎、尖锐湿疣、疖肿、皮下脓肿、肛瘘等。
2、肛门周围皮下有肛门静脉丛
当静脉壁受炎症刺激或血液回流阻滞时,静脉血管扩张瘀曲形成静脉炎和血栓性外痔。;3、肛门周围皮下有疏松的结缔组织
常见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多在此处,破溃后形成肛瘘。
4、肛门周围皮下的皱缩肌
可使肛门和肛管皮肤与肛门内外括约肌相连,皱缩肌受到破坏,可引起肛门皮肤松弛或肛管脱出。
5、肛门后面有肛门外括约肌浅层与肛尾韧带相连
切断肛门尾骨韧带,可造成肛门向前移位。
6、肛门前面有外括约肌浅层与会阴体、尿道括约肌和球海绵体肌相连
当肛门手术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时,可反射性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而致排尿不畅。;第二节 肛 管
一、肛管形态与区分(解剖肛管和外科肛管);二、肛管的结构
1、齿线上区:
齿线上区即肛管的粘膜部,是指齿线与肛直线之间的地区。
⑴肛直线
⑵直肠柱
⑶肛瓣
⑷肛隐窝
;2、齿线下区:
齿线下区即肛管的皮肤部,是指齿线以下至肛缘的部分。
⑴肛乳头
⑵栉膜
⑶括约肌间沟;齿线及齿线区的形态及结构; ;;3、齿线上、下区血管的差异齿线上:
A来自肠系膜下A的直肠上A
V为内痔静脉丛,经门静脉至肝。;4、齿线上、下区淋巴的差异; 齿线上,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
齿线下,脊神经支配(肛 门神经),疼痛敏感。; “简单明了 ,一目了然”;三、肛管生理解剖的临床意义
⒈肛门白线
局部消失,多是混合痔的表现。肛门白线的全部消失或向下移位是肛门松弛和肛管脱出的表现。
⒉栉膜
临床上栉膜包括此区的上皮,还包括皮下的结缔组织,栉膜区皮肤借致密的结缔组织纤维与内括约肌紧密附着。;⒊齿线下肛管受体神经的支配
神经密布,非常敏感。
⒋肛管周围由肛门括约肌围绕成管状
切除括约肌过多,则影响肛管闭合而造成肛门失禁。
⒌肛管后方有肛尾韧带
切断此韧带,可造成肛管向前移位。
⒍肛门手术,要保留足够的肛管上皮
防止切除过多,形成瘢痕,造成狭窄。
⒎齿线上下的血液、淋巴流向不同
在齿线上下,某些疾病沿血液或淋巴的感染也不同。
;直肠位于盆腔内,上端在第二骶椎平面与乙状结肠相接,向下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过盆腔移行于肛管。全长约12~15㎝,直肠与乙状结肠连接处肠腔较小,是整个大肠最狭窄的地方,自此以下直肠腔显著扩大,称直肠壶腹,;一、直肠的弯曲
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直肠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形成一个弓向前的弯曲,称为直肠会阴曲。会阴曲呈直角,又名肛管直肠角 。
直肠在额状面上还有三个侧曲:上方的侧曲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是三个侧曲中最显著的一个),而最后直肠又越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二、直肠的构造
直肠壁有4层,由外向内依次是外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粘膜层。直肠外膜层,在直肠前壁的上2∕3以及直肠两侧壁的上1∕3,有腹膜遮盖,直肠后壁无腹膜,;男性的直肠腹膜返折处,距肛门缘约7.5㎝,腹膜向前返折到膀胱的上面及两侧。形成了膀胱直肠陷凹。;直肠肌层分2层
内层是环行肌,外层是纵形肌,均属平滑肌。直肠的外纵肌在直肠的前、后壁较厚,两侧较薄,上接乙状结肠纵肌,下与肛提肌相连。直肠内环肌在直肠壶腹部较薄,下降至肛管变厚,形成内括约肌。;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直肠内突出3个环形皱襞,叫直肠瓣,此瓣的一般规律是上下两个位于左侧,中间的一个位于右侧。中间的一个最大,位置且恒定,内部的环肌层特别发达,常称为肛门第三括约肌,相当于腹膜由直肠前壁返折到膀胱或子宫的水平。;三、 直肠与周围的关系
⒈直肠与腹膜、筋膜的关系:
直肠与腹膜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外科意义,一般来说,腹膜仅覆盖于直肠上1∕2或1∕3段,直肠的前面和两侧被以腹膜,向下约至第4或第5骶椎平面,腹膜仅覆盖于直肠的前面。
在男性,直肠前面的腹膜,约在距肛门8~9㎝处,向前返折到膀胱的上面及侧面,形成直肠膀胱陷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氨基酸和氨基酸类药物.ppt
- 汇总鼠小弟的小背心.ppt
- 气道梗阻的表现和急救.ppt
- 汽油机常见故障的综合诊疗(2).ppt
- 气血温通养生仪见解案例.ppt
- 汽油机常见故障的综合诊疗.ppt
- 汽油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诊疗和检查.ppt
- 汽车底盘常见故障诊疗和排除.ppt
- 汽车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诊疗.ppt
- 汽车故障诊疗流程.ppt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