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辅导员如何运用谈话技巧 内 容 一、为什么要谈话 二、如何做好谈话前的准备 三、如何确定谈话主题 四、如何确定谈话地点 五、如何确定谈话时机 六、如何选择谈话氛围和方式 七、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八、如何评价谈话效果 九、如何掌控谈话局面 十、其它说明 十一、谈话举例 一、为什么要谈话 1、因必须掌握工作情况而找学生谈话; 2、因学生有倾诉愿望而与学生谈话; 3、因学生出现了积极或消极的事件与情绪而找学生谈话 ????1、了解学生的姓名、所在的班级、居住宿舍、政治面貌; ????2、了解学生性格特点与爱好特长; ????3、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家庭成员、文化背景、是否单亲家庭、是否贫困家庭等; ????4、了解学生现实表现:优点、缺点、学习成绩、言行举止等; ????5、了解学生谈话心理状况:紧张心理、不安心理、恐惧心理、忧伤心理、不满心理、防御心理、对立心理、喜悦心理、期盼心理。 二、如何做好谈话前的准备 ????1、以已经发生的事件、问题以及学生的表现和心理状态确定为什么谈,谈什么,谈出什么效果; ????2、以正在发生的事件、问题以及学生的表现和心理状态确定为什么谈,谈什么,谈出什么效果; ????3、以可能发生的事件、问题以及学生的表现和心理状态确定为什么谈,谈什么,谈出什么效果。 三、如何确定谈话主题 ????相对安静、轻松、利于谈话双方放松紧张、不安、陌生、隔核心理,且能较快进入谈话主题的地方(根据学生的性格、表现、谈话氛围和方式确定)。 四、如何确定谈话地点 1、当学生知错认错,需要帮助时;当学生内心抑郁忧愁,需要排遣时;当学生遇到生活困难,需要关心温暖时;当学生取得成绩,需要认同激励时。 2、选定一个辅导员与学生都没有什么事情的时间进行谈话。 3、谈话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谈话会成为闲谈,内容会偏离主题,使学生难以产生紧迫感。 4、谈话时间不宜过短,否则,学生难以放松紧张情绪,谈话无法深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如何确定谈话时机 ????1、“内向型”学生,勤于动脑,敏感有悟性,善良好静,但不善沟通,沉默寡言,怕提旧事、过错事。谈话要营造相对温和的环境(鲜花盛开的花坛边、温暖和煦的草地上,树影婆娑的水塘边、暖色调的办公室、宿舍),选择启发式谈话方式(你想一想、你的意思如何、你是怎么想的、你看这样行不行),使学生放松戒备心理,说出其真实想法。 六、如何选择谈话氛围和方式 2、“外向型”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活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但优越感强,或不肯承担责任,或不肯轻易认错,或事后矢口否认,或搪塞掩盖,或嫁祸他人。谈话要营造相对紧张严肃的环境(办公室、教室、走廊、师生较多的地方及相关会议上),选择突击式或教育(批评)式谈话方式,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击中要害,理直气壮批评教育,直接指出问题所在,突破其心理防线,让其在确凿的事实和深刻的道理面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自卑型(自弃型)”学生,性格孤僻自卑,遇事谨慎,缺乏自信,胆怯羞涩,懒惰且情感淡漠,缺乏朝气和信心,言行不一致,没有执行力,有时沉默不语,有时无所畏惧,有时寻死觅活。谈话要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空阔安静的田径场、公园、色调单一的办公室、宿舍),选择渐进式谈话方式(每次只解决或交流一个问题),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安排谈话内容,逐渐将话题引向学生的内心深处,用鼓励、激励性语言,提出要求, 引其反思,促其振奋。 4、“冲动型”学生,自尊心强,逆反心强,性格倔强,脾气暴躁,易冲动、不冷静。谈话要营造平等、自然、亲切的环境(预设路遇、巧遇、不经意的环境)。先冷处理事件再选择时间谈话,选择商讨式谈话方式以商讨问题的方式谈话,消除成见和信息传递障碍,为谈话的深入创造条件。 5、“多疑型”学生,自我意识强,心理敏感,情绪不稳定,不信任,排斥或拒绝与自己想法不符的人和事。谈话要营造一个相对理性的环境(布置严肃的办公室、专门的谈话咨询室、领导办公室、辅导员家庭书房),选择点拨式谈话方式(信任是心灵的明灯,不信任是精神的枷锁、你拒绝的道理是什么、你认为事实存在的依据是什么、这些事之间有逻辑联系吗、其实否定别人就是否定自己),可借他人他事旁敲侧击,也可以用名言警句、格言、成语等提示,帮助学生改变其认知,明白其事理。 ????身体语言研究专家指出:人与人之间每一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由7%的有声语言、38%的声音(语音、语调)、55%的身体语言(无声语言)共同完成。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纯语言部分不到35%,身体语言部分占到65%以上。身体语言信息要比语言信息的内涵多5倍。宁愿相信无意识流露出的身体语言信息,因为无意识的身体语言信息是本能的反应,无法伪装、修饰和编造。细致观察与掌握一些常见的身体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 大单元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讲不厌的民间故事.docx VIP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题库及答案(1-100题).docx VIP
- 科达电器有限公司质量手册.doc VIP
-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方案.doc VIP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10月份)..docx VIP
- 《航天广电 HT-3000 数字自动广播系统-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2030年中国大黄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docx
- 体能培训双方协议书.docx VIP
- 2024统编新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大单元整体教设计.docx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思维导图+知识清单) 高一数学 (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