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传播史整理重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开元杂报 :
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 见于唐代孙樵 《经纬集》所收的 《读开元杂报》
一文。孙樵在文中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副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 并称之为 “开
元杂报”。
这是开元时期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简讯的载体, 每天公开发布, 内容全
是宫廷新闻, 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 直接向民众宣布, 时速迅
速。
没有固定的 刊期和报头,没有固定的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为了行文的
方便而随意使用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
性质:新闻界有不同看法, 大多数认为它是一种报纸, 是一种类似于 “进奏院状”
“邸吏报状”之类的报纸,是已知的最早的官报。原件早已失存。是手抄的,不
是印刷的。它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园 713
年至公元 741 年)。
该传播工具没有随王朝覆灭而消失, 宋朝报和明清宫门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唐朝
政简报的延续。
敦煌进奏院状:
是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古代报纸。 1900 年在莫高窟出土,经中国新闻史学者
考证,确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 是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 “进奏院
状”的残页。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由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节度使张淮
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 因为沙洲今在敦煌地区, 所以被定名为 《敦煌
进奏院状》。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它已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仅存的
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以上两种报纸的性质: 以这两种报纸为代表的唐代的报状, 是一种从官文书中游
离出来的传播载体, 是一种和后来的邸报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 以传报来自朝廷
的信息为主要内容, 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在首都的派驻机构向地方传发, 因此带
有一定的官方性质, 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 与宋以后的邸
报有很大差别。 属于一种又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传播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
说,与 16 世纪诞生在欧洲的“新闻信”相似,但比其早诞生大约 800 年。
定本制度:
“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 经本院监官编好, 松请枢密
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 “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
发报。公元 999 年,皇帝下诏要进奏院将准备批发的内容, 每 5 天向中央最高军
争机关枢密院抄发一次, 由枢密院审查批准, 产生邸报的样本, 进奏官就必须根
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它始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到了南宋,
邸报被改为门下省编定,由该省的给事中“判报”和“定本”才发给进奏院报行
天下,这就是我过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
定本制度使得进奏官们只能在政府限定的范围内发布信息, 便于封建统治者控制
新闻工具没维护专制统治。
宋代的“小报”
小报: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的非官方报纸。 可能在北宋初年都进奏院成立以后
不久就出现了,和封建官报相对的民间报纸的形态。它脱离官方新闻发布渠道,
在一定的程度上补充宋代新闻传播。
小报的特点:
1. 以刊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