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_宾语前置_状语后置_定语后置_主谓倒装 2.ppt

被动_宾语前置_状语后置_定语后置_主谓倒装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 题型:翻译题;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课 前 小 练;考 点 分 析;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被动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刘备)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小 试 身 手;宾语前置句;1、( )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1、何以战? ;宾语前置句小结;小 试 身 手;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翻译下列句子:;一 试身 手 ;4、主谓倒装 ;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豫州今欲何至? 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5、会于西河外渑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资治通鉴》)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韩非子·说林》 ; 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 2、且贰于楚也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2、取之(以)百金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5、燕王拜送于庭 6、使毕使于前;《鸿门宴》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具告以事 长于臣 贪于财货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得复见将军于此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必修二 ;《离骚》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谣诼谓余以善淫 步余马于兰皋兮;《孔雀东南飞》 徘徊(于)庭树下 仕宦于台阁 长叹(于)空房中 严霜结(于)庭兰 俱会(于)大道口;《兰亭集序》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不能喻之于怀 亦将有感于斯文;《赤壁赋》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托遗响于悲风;《游褒禅山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见悲鸟号(于)古木 雄飞雌从绕(于)林间 又闻子规啼(于)夜月;《琵琶行》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尝贻余核舟一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