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及其改型全传(1).pdf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34 及其改型全传 作者:黄色潜水艇 T-34 (基本型) 第一部分 在 30 年代中期爆发的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向共和国军提供了一定额量的坦克车辆和相应 的志愿兵员。此次战争暴露出苏联大量装备的 T-26 和 BT 坦克装甲贫弱的缺点,这两种坦 克被击中后极易起火燃烧,尤其在 1937 年 10 月的爱尔波战役中损失惨重,爱尔波之战中, 共和国军的苏制坦克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之后苏联对共和国的坦克援助急剧锐减。然而,苏 联红军却无法及时消化研究西班牙内战中用鲜血换来的宝贵战术教训,自 1934 年基洛夫被 刺杀后,这支欧洲最庞大的军队始终处于大清洗的风雨之中。从 1937 年起,随着图哈切夫 斯基被处决,大清洗的风暴敲击着红军装甲坦克兵的精髓,相当部分接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 军官被处死或逮捕,装甲部队里充斥着对红军坦克兵前途漠不关心、毫无经验甚至无能的新 军官。但是,苏联坦克工程师吸取了西班牙内战的技术上的教训,苏制 T-26 和 BT 坦克在 西班牙遭遇的强劲敌手-德制 35/36 型 37mm 反坦克炮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苏联人意识到 他们手中的坦克防护水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加之当时苏联主要的中型 坦克 T-28 亦是非实用的多炮塔非统一武器系统,在未来的战争中难以挑起大梁。 1938 年 7 月的哈桑湖战役(张鼓峰事件,苏联因和日傀儡满洲国边境问题和日军冲突)和 1939 年 5 月~9 月的哈拉哈河事件中,红军虽然获得全胜,但再度发现 BT 坦克的汽油引擎 极其容易燃烧,在遭日军炮弹、地雷、燃烧瓶甚至步兵火器击中后很快便全车起火。就此, 苏联于 1937 年年底前列出 3 个新型坦克计划。首先是为了代替 T-28 中型坦克,而在列宁格 勒(原名圣彼得堡,现在还是圣彼得堡)的样车设计机械局(OKMO )设计局负责开发“115 计划” (Izdelie 115 ,俄文原称Издепие 115 ),此种坦克计划重量32t,装甲强化到 50mm, 但由于仍旧奉行一个主炮塔(76.2mm 火炮)+2 个机枪塔的复杂多炮塔结构,方案即遭否 决。而第二种也是最初实现“设有反坦克炮弹无法击穿的装甲”之苏联坦克为“111 计划”,即 通常所说的 T-46/5 坦克,战斗重量 32t,单炮塔上安装45mm 火炮,而装甲提升至 60mm, 然而该车亦只是在完成样车后就没有继续发展。 第三种也是最成功的样车却是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设计局的“135 计划” (哈尔科夫蒸汽机车 厂的全名是“ 国际共产主义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第 183 工场)”,简称KhPZ 厂,俄文原称 ХПЗ)。不过 135 计划并非按照工程师希望之“保证防护力” 的方针制作,而是工厂为了更新 BT 坦克而开发的装甲厚度只有 20mm 的轻型坦克,内部名称“A-20” 。而为了 BT 坦克的改 良换代,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厂的A ・菲洛索夫设计组早在 111 计划和 115 计划之前即着手进 行研究,1937 年,设计组完成了 BT-SV/2 和 BT-IS 两种实验车型。BT-SV/2 作为 A-20 的先 驱车和前身,装甲厚度也只有 25mm 。然而,BT-SV/2 并非仅仅依靠装甲厚度取得防护,设 计组为它设计了倾斜配置的车体侧面和炮塔装甲,用大幅倾角变相提升防护能力,虽然这会 引起车内容积的不足,但与这种不足相比,乘员的生存能力显著提高。不过,1937 年初, 包括主任工程师 A ・菲洛索夫在内的设计组成员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苏联当局逮捕,计划被迫 搁置。大清洗也有好结果(或许可悲),上层从列宁格勒的试验设计机械部(主业是重型坦 克设计)调来年轻的天才工程师米哈伊尔 ・柯什金接手设计组。柯什金立即着手大幅度修改 A-20 计划,由于当局的要求,A-20 沿袭了克里斯蒂和 BT 坦克的履带 ・负重轮双重行走装 置。个人认为这种思路并非一无是处,我们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要求当时的设计者,因为 BT 坦克的实用证明履带 ・路轮切换作业非常简易,而当时的坦克履带由于材质和构造的限 制,寿命并不长,也是履带 ・路轮双重行走装置被认为必须的原因。而柯什金设计组认为这 种行走装置只会徒增坦克的重量、过于复杂、会造成坦克生产成本和时间增加,从而影响实 战中的运用,而且他们推定双重行走装置的使用频率亦较低。柯什金将改进出的纯履带形式 的样车改称 A-32 ,这是由于其车体前部装甲从 20mm 提升

文档评论(0)

宝增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