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面是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代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译文 这雪像梅花一样洁白,那梅花又像雪一般晶莹,无论是像,还是不像,都是一样的绝美。 可这绝美的雪与梅,却勾起我的愁思。 这愁思,有谁能知道呢?只有南楼上的明月是我的见证。 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注释 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阿谁谁,何人。 去年往年。 赏析 吕本中的诗词以构思精巧见长,大多写得词浅意深,别有风味,胡仔说吕居仁诗清駃可爱。 如‘树移午影重帘静,门闭春风十日闲’,‘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三而吕本中的艺术风格在词中则体现得尤为明显。 像《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菩萨蛮高楼只在斜阳里》等词中,都鲜明地表现了词人这种艺术风格。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 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 唐代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宋代陆游《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 唐代张谓《早梅》诗说它们形似难辨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而宋代王安石则从另一角度表现其不似,《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在本词中词人在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 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 在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 恼人即撩人,此解释在诗词中屡见不鲜。 会撩拨起人的心事的原因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词人在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 江淹《恨赋》中名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李白《渌水曲》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此诗说的是送行时看到春草如茵,绿水如染,正是此春光反而增加了诗人的惆怅。 李诗说的是姑娘在湖上采蘋,秋日明丽、荷花红艳,但此景不使人欢,反叫人愁,这是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吕本中这首《踏莎行》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 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 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 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 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艺术手法确如画龙,在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赏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