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均《登二妃庙》诗词鉴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时官吴兴主簿。   明人辑有《吴朝清集》。   下面是   登二妃庙   南北朝吴均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鉴赏   二妃,即虞舜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   相传虞舜巡视南方,中途死于苍梧之野,遂葬在九嶷山。   娥皇、女英起先没有随行,后来追到洞庭、湘水地区,得悉舜已去世,便南望痛哭,投水而殉。   后人为祭祀她俩,特于湘水之侧建立了二妃庙又称黄陵庙。   《方舆胜览》云黄陵庙在潭州湘阴北九十里。   这首诗歌颂了娥皇与女英对爱情的执著与忠贞不渝。   起句朝云乱人目乃是诗人登上二妃庙所见之景。   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天边呈现出迷人的光彩,片片云霞犹如簇簇花团,奇诡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在朝云中,还含有宋玉《高唐赋》旦为行云之意,暗示了诗与男女之情有关。   面对这一幅灿烂的晨景,诗人顿发奇想这大概是帝女湘川宿的缘故吧。   帝女,即指娥皇与女英,因她们是古帝唐尧的女儿,故有是称。   这开端两句,诗人将奇丽的景致与奇特的传说结合起来,给全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一下子就攫住了读者的心。   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两句承帝女而来,写二妃对舜的那一份迷恋眷念之情。   她俩或折菡萏于巫山之下,或采荇菜于洞庭之中,既以慰解缠绵不尽的相思,亦以表达对夫妇合好的向往。   菡,即荷花,荷花之实为莲子,莲子谐音为怜子,故被古人视作多情之物。   荇,生在水上的一种植物,《诗经·周南·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所以荇菜也是淑女的代称。   巫山、洞庭,自古便是相思之地,诗人遥想二妃追赶舜到达此地,念及将与他团聚欢会,心中正是万般喜悦。   那莲子和荇菜,不正代表了她们盼望得到夫君爱怜的心声吗?   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这二句是追述,把二妃的深情再深写了一步。   折菡采荇,这一番痴情已足令人感叹了,但更令人感动的是,她们这番前来,是千里迢迢、从风波浪尖中闯过来的。   轻薄,原是放荡之意,但这里是说二妃追赶夫君的意志十分坚决、一旦决定就不可收回。   舻舳,船头船尾,这里代指船。   二句中值得注目的是一个故字,有此一字,便足见得这两位弱女子的千里远行,是完全自愿的,也是完全知道前程险难的,唯因如此,她们的举动也更加感人至深了。   怀着如此的痴情,经过了如此的艰程,终于与夫君相去不远了。   然而,等待她们的又是什么呢?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在诗的结尾,诗人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继续在这个古老传说中沉浸下去,而是笔锋呼应首联,又转回到现实中来。   站在二妃庙前,诗人向四周举目远望,只见眼前的景物似乎都弥漫着一层二妃对舜的相思之情,尤其是江边一片片的翠竹,枝干斑斑点点,仿佛是浸透了二妃的相思之泪。   葳蕤,纷多貌。   据《述异记》记载,二妃在湘水之旁痛哭舜亡,泪下沾竹,竹纹悉为之斑,故湘竹又称湘妃竹。   最后一句,诗人没有直说二妃的殉情,而是采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把情渗透到景中,以泪竹披纷无限的画面,来透露二妃永无穷止的情思、绵绵不尽的长恨,以及自己对二妃不幸遭遇的感伤,使全诗起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这首登临凭吊之作,将动人的传说、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心情熔于一炉,情思绵邈深挚,笔调清雅明畅,特别是结尾的截情入景,使全诗显得空灵含蓄,当真是神来之妙笔。   【吴均《登二妃庙》诗词鉴赏】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