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项目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成品环节的质量控制 * 成品更需要全面检测,和原料饮片一样,从性状、安全、含量全面检测。 * 成品鉴别——“膏丹丸散 神仙难辨 ” 饮片在制成颗粒之后,失去外形特征,很难鉴别是哪种中药,我们采用先进的指纹图谱对品种、成份进行准确鉴别。 * 薄层鉴别——我们通过薄层上斑点的不同表现来区分配方颗粒的品种 * 颗粒有效成份的鉴别:以黄连为例,配方颗粒的图谱与黄连对照药材的图谱,在相应位置有对应的斑点,说明这种配方颗粒就是黄连药材提取的。 * 颗粒含量的测定:以延胡索为例,采用高效液相检测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 稳定性观察——我们的产品有效期是3年,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每批次产品都进行48个月留样观察,有样可追、有样可查。对于每一批次的产品我们都留样模拟常规储存环境,定期检测产品的有效成分/水分等,能够随时追踪我们在医院使用的每一批次产品的质量。 * 这是葛根配方颗粒 同一批次不同时间检测结果,48个月观察期后,产品质量依旧是合格的 * 这是不同批次制川乌,通过红外光谱检测图,可以看出不同批次制首乌配方颗粒的图形是一致的,说明配方颗粒质量稳定 * 三大环节,十重保障,层层把关,保证了一方配方颗粒安全有效 * * 从配方颗粒在临床开始应用起,众多专家都在思考单煎与合煎问题,单煎与合煎是否存在差异和临床疗效等问题,单煎与合煎是两种不同的煎煮方式,两者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是否影响临床疗效,配方颗粒临床应用近20年,临床疗效确切。在传统的给药方式中,丸/散剂并不是以合煎的形式给药,但是临床使用非常广泛,是因为这些经典的丸/散临床疗效非常的好,而且现在很多临床使用的方剂都是从这些丸/散加减化裁而来的。我们一方20多年来一直致力这方面的研究,观察10首经典方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三个方面观察单煎与合煎的差异。 * * 与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观察十首经典方在单煎与合煎差异情况 * 化学成份比较:以清胃散为例——单煎和合煎的图谱,在相应位置斑点一致,说明单煎合煎化学成分一致。 * 化学成份比较:以清胃散为例——单煎合煎毛细血管的测定,在化学成分上是一致的。 * 按照PPT读 * 药理作用比较以清胃散为例:观察小白鼠扭体镇痛、胃肠道推进度来观察, * 小白鼠耐受性观察,通过观察小白鼠对两者的耐受度来评价两者用药的安全性,从表中可以看出,两者都是耐受了,所以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一样安全。 * 药理作用单煎合煎比较结果是,如图 * 一方中药配方颗粒的宗旨就是“仿传统汤剂”,用不同的现代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汤剂的先煎/后下/文火与武火。 * 在遵照传统汤剂的基本要求指导下,形成四项技术原则: 第一,采用优质中药饮片投料,按照药典要求,把采购的原药材进行规范炮制,比如甘草和炙甘草是两个品种,炙甘草,我们必须炮制后,才进行投料; 第二,提取以水煎煮为主,少数传统水煎煮一直存在问题的,我们辅以现代技术来改良煎煮工艺; 第三,坚持“全成份提取”,最大限度的保留单味颗粒中全部的有效成分。因为中药发挥作用是多成分、多靶点的综合作用,不能够只提取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那就违背仿传统汤剂的大宗旨,丢失了中医药最精髓的地方; 第四,配方颗粒不添加蔗糖,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服用,其次,成品不加防潮剂、防腐剂、色素矫味剂等,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服药量。 * 围绕四项原则,一方目前形成了20余种现代工艺,我们有600多个配方颗粒品种,针对每个品种自身的特点,经过专家反复的试验,每个品种都有自己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而且每个品种还拥有自己不同提取工艺参数,确保了每个品种的成分能够最大化的被提取和保留。接下来我详细讲解一下我们比较常用的几个工艺。对于党参/黄芪等含水溶性成分的品种选择用水煎煮提取。对于含有挥发油的后下品种,通过蒸馏把挥发油收集经β环糊精包裹,与水煎煮提取膏粉混合后才干压制粒;对于一些难溶于水的品种采用醇提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对于传统以粉末入药的品种,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超微粉碎能够破坏药材的细胞壁,提高肠道对有效成分的吸收。 。 * 这是配方颗粒基本的工艺流程:把我们的药材经过规范化炮制,检测合格后——送入提取车间进行加水煎煮——提取后的提取液再送入到真空浓缩车间,在这一环节把药物浓缩,药力增强——然后再通过喷雾干燥技术,把液态变成固态的中药浸膏粉——最后在不填加辅料的情况下,利用中药浸膏粉的粘性,直接压成大小形态相对均匀的颗粒形态,经过颗粒包装——质量检验,才是临床使用的合格的配方颗粒产品。 * 中药品种中的先煎品种,我们依然采用延长煎煮时间的方法,通过科学实验来确定每个品种的煎煮时长,实现科学煎药,大大提高了药材利用率,增强了疗效。比如醋龟甲的例子,两煎总共煎煮12小时,这是传统家庭煎药和医院代煎,都很难实现的,说明配方颗粒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