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考:阅读材料,概括其主要观点? 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材料: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俄国列夫· 托尔斯泰 法国巴尔扎克 法国罗曼罗兰 法国雨果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 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思考:“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指什么?“一幅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有哪些具体表现? 材料1: 探究1: 为什么至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会出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社会动荡、社会不公、道德沦丧、政治黑暗、 材料2: 材料3: 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 那不足的真实” 。 ——德国作家席勒 “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 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⑴背景: 欧洲革命战争不断,政局动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阅读作品,概括特点 雪莱 (1792-1822) 人类从此不再有皇权统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类从此 一律平等,没有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区别,也不再需要畏惧、崇拜、分别高 低;每个人就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 每个人都公平、温柔和聪明。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⑴背景: ⑵特点: 欧洲革命战争不断,政局动荡。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①政治上反封建,不刻意突出理性。 ②以夸张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创作风格富于幻想,情节跌宕起伏 国别 作家 作品 法国 英国 雪莱 雨果 《西风颂》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巴黎圣母院》 德意志 海涅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抒发了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巴黎圣母院》剧照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关。 ——雨果 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共产党宣言》 探究2: 为什么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早期会出现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⑴背景: ⑵特点: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人物及作品: 国别 作家 作品 英国 法国 巴尔扎克 狄更斯 《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百科全书” 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人间喜剧》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丹麦 挪威 安徒生 童话,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易卜生 “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 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国别 作家 作品 (20世纪) 美国 马克·吐温 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英国 萧伯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级上册语文习题专项复习五 阅读.pptx
- 数学2011课标版 九年级下册29.2 三视图.pptx
- 2018年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ppt
- 2018秋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ppt
- 六年级下英语 Module 10 Unit 2 What are you going to study?.ppt
- 四年级下册英语Unit 2 Lesson7.ppt
- 五年级下册品德《15灾难之中的救护》.ppt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第2次质量评估试卷.ppt
- 2018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 14 课文艺复兴运动.ppt
- 二年级上册语文作业-专项复习测试(二)句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