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ND36型泥浆泵使用维护规程:
3.8.5.1装配注意事项:
3.8.5.1.1轴承组件装配:装配时预热轴承内圈、温度不允许超过120℃,轴承内圈必须靠轴肩、安装时用调整轴承端盖处的垫来保证轴向间隙、轴向间隙值应符合装配图的规定。
3.8.5.1.2轴封组件的装配:N型两相流泥浆泵采用外装式轴封组件,安装时应注意各零件的正确位置。特别是叶轮端面与轴套间的密封圈必须安装好。
3.8.5.1.3泵头部分的装配:在装配好轴封组件及泵体后,装入后护板、叶轮,再装护套、然后用螺栓及固定压板将护套压在泵体上,最后装的前护板、泵盖用联接螺栓将泵盖与泵体拧紧。
3.8.5.1.4在拆卸叶轮前,必须先拆下拆卸环组件。
3.8.5.2安装、使用与维护
3.8.5.2.1安装:用户可按泵及电机的安装尺寸,直接安装在基础上,安装时需检查、校正电机与泵的同轴度,方法用直尺平行于轴心线,放在联轴器外圈上,检查互与为90℃的四个位置,直尺与另一联轴器外圆的一周最大间隙应不超过0.1mm,且两联轴器间应保持均匀的轴向间隙,间隙的最大差值不超过0.3mm。
3.8.5.2.2起动前按下列步骤检查整个机组:
3.8.5.2.2.1泵与电机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上,不应添设软的橡胶等,以承受泵的全部重量并消除振动,地脚螺栓应均匀拧紧。
3.8.5.2.2.2管路和阀门的重量不能由泵承担,应分别考虑其支承。
3.8.5.2.2.3用手按泵转动泵轴,转动不应有磨擦现象。
3.8.5.2.2.4电机转向应与泵要求转向一致,以避免反转叶轮脱落破坏泵,试验时扭矩不传递到泵轴上。
3.8.5.2.2.5进水管不宜过大,应短而直,进水管中浆液的流速应大于其临界沉淀速度,以避免淤积堵塞,造成泵剧烈振动,在泵的吸入管处应装配一段可拆卸的短管,其长度应足以拆开泵盖和更换易损件。
3.8.5.2.2.6起动前关闭出口闸阀,待压力达到规定值时再拧开阀门,当串联运行时,首先塌动第一级泵,待泵起动后,打开出口闸阀,然后起动第二级泵(一、二级泵不设闸阀)。
3.8.5.3维护保养
3.8.5.3.1轴封组件:定期检测密封水压和水量,要始终保持少量清洁水沿轴流过,装有油杯的副叶轮轴封的泵,应定期用油杯注油,以润滑填料等,当填料发热时,可选松填料压盖螺栓,使泄漏量大些,等填料与轴跑合后再调节泄漏量至规定值。
3.8.5.3.2轴承及支承部分组件:定期检查润滑油油位和油质,应使油质保持清洁,润滑油不能过量,否则将导致轴承发热,当油量不够时,应定期注入。
3.8.5.3.3泵头部分:在停泵时,应使用清水泵冲洗泵内部,不要让金属或其它硬块物质卡在过流件内,以避免泵损坏,叶轮与前护板间隙应在1mm左右,当磨损后间距太大时,应往前调叶轮位置。
3.8.5.4停机操作:
3.8.5.4.1停机前,慢慢关闭出口闸阀,然后信机。
3.8.5.4.2对于串联运行,停机时先停第二级泵,待泵停止后,关出口闸阀,然后停止第一级泵。
3.8.5.4.3停机前应用清水冲洗。
3.8.5.4.4长期停止使用时,要进行清洁油封,以防锈蚀。
3.8.5.4.5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故 障
原 因
解 决 方 法
轴功率过大
a、叶轮与护板或护套发生磨擦。
b、填料过紧。
c、流量过大。
a、调整叶轮与护板或护套的间隙。
b、适当放松填料。
c、调节闸阀,降低流量。
扬程不够
叶轮与护板间隙过大。
b、大块颗粒堵塞叶轮流量。
a、调整轴向间隙,如护板磨损严重,则应更换。b、拆卸吸入管、清理流道。
轴承过热
a、油量不适当。
b、油中有杂质。
c、轴承磨损或间隙不当。
a、增减润滑油。
b、更换润滑油。
c、更换轴承或调整轴承间隙。
振 动
a、叶轮不平衡。
b、进浆量太小。
a、更换叶轮。
b、增加流量。
泄 漏
a、泵壳密封圈损坏。
b、未加高压密封水。
c、填料磨损。
d、副叶轮损坏。
a、检查更换密封圈。
b、加注高压密封水。
c、更换填料或护轴套。
d、更换副叶轮。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