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 专题六 考点26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58张PPT).pptx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 专题六 考点26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58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排查 基础知识;排查 基础知识;;3.影响 (1)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误区警示;;1.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农业上很少使用,冶铸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战争。 2.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4.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细讲 核心考点;1.图示解史——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5)耕作技术的变化: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和南方水田的耕耙技术;2.史料探究——精耕细作的农耕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宋元;探究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史料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答案 (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2)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3.归纳总结——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三大体现 (1)耕作方式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后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 改进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1.史料探究——耕织结合、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本质特征 (2014·广东高考,节选) 史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史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探究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史料一和史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答案 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不同:史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 史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为主。 ;2.史论阐释——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特点 (1)条件 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脆弱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特点。;3.史料探史——封建统治者扶植小农经济的深层根源 史料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探究 封建王朝统治者为何特别重视稳定小农经济? 答案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民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危,封建统治者都实行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1.史料探史——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史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大田》 史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史料三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探究 根据史料概述古代中国主要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答案 史料表明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在春秋时期,井田制已遭到破坏,出现了土地个人私有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通过“坏井田,开阡陌”,从制度上、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明确认可了土地私有制;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唐代又一度推行过封建土地国有的均田制。 ;2.归纳总结——四大视角把握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