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43张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门石窟 (吐蕃族) 云冈石窟 (鲜卑族) 敦煌石窟(古代汉族) 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早期的石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石窟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 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 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即人们供奉的各种佛、菩萨、天王及其说法相等;佛经故事画,是以佛经中各种故事完成的连环画;经变画,是隋唐时期兴起的大型经变,综合表现一部经的整体内容,宣扬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佛教史迹画等等,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26个民族现在或曾经有过自己的文字。他们用自己的文字,创造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学。 维吾尔族 壮族 蒙古 藏族节日—元根灯会 彝族节日—赛装节 侗族节日—播种节 瑶族节日—耍歌堂节 佤族节日—青苗节 布朗族节日—成丁节 怒族节日—祭天节 赫哲族节日—跳路神节 中华文化之 民族文化篇 朝鲜族舞蹈 维吾尔族的舞姿 藏族的舞姿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自由舒展,轻快灵活,不时会出现戛然静止 和风趣幽默的小动作,绚丽而精彩 轻快,典雅,动中有静 第三站: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民族性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4、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中华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从来也没有中断,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而不可征服,靠的也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自强并不是自我封闭。老子早就说过“容乃公”(《道德经·十六章》),意思是说能兼容才称得上是公,大公才能使天下归心。《易传》也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意思是说要同大地一样有负载万物的宽厚美德。 思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⑵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包容性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2、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们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特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文档评论(0)

151****0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